遼東軍數千兵馬就在城下,按道理來說,自然是及早發起攻勢,盡早奪下吉平才好,但他們遲遲未動,其中自然是大有蹊蹺。
一開始宇文承朝還無法猜出敵軍的圖謀,但現在卻已經隱隱明白了其中蹊蹺。
遼東軍圍而不攻,顯而易見,他們并不急于立刻打下吉平。
按兵不動,只會給城中更多的時間準備,這一點對方的主將不可能不清楚。越晚打,攻城的難度只會增加。
而對方明知如此,卻還是給了守軍準備的時間,這就足以證明,敵軍此次行動的主要目標,似乎并不是吉平城。
他將遼東軍這些不尋常的跡象連在一起,終是得出了一個震驚的結論,那便是遼東軍圍困吉平城的目的,很可能是圍點打援。
如同秦逍一樣,宇文承朝在城頭發現圍城敵軍是以步卒為主之后,立刻意識到不對勁。
大唐各路兵馬中,遼東軍當年之所以能夠威震天下,就是因為擁有強大的騎兵軍團。
騎兵是遼東軍的殺手锏,雖然今時不同往日,遼東軍早已經不復當年之勇,但他們卻清楚自己在軍事上最倚仗的便是騎兵,所以騎兵的實力一直都保存著。
雖說攻城作戰,騎兵發揮不了太大作用,但四五千人馬之中,只有區區兩三百騎兵在其中,這當然不對勁。
宇文承朝斷定遼東騎兵必然埋伏在某個地方,而騎兵的目標,最可能的就是秦逍率領的后續援兵。
他細看吉平縣地圖,同樣發現了致命區域就在龍壩溝和吉平城中間地帶,幾十里的平原地區,援兵一旦行軍至此,遼東騎兵突然殺出來,后果實在不堪設想。
他心中焦急,不知道秦逍那邊是否意識到這個嚴重的問題,想要再派斥候前往通知,但等他明白其中的陰謀之時,吉平城南北兩門都被封堵,根本無法再派人出去。
他知道龍銳軍此番是真正處于了極其兇險之境,如果此戰失利,龍銳軍在東北的根基恐怕都要被連根拔除。
當下他無法去救援秦逍,反倒是面對圍城兵馬的巨大壓力。
而且他很清楚,如果吉平城迅速失守,被遼東軍拿下吉平之后,這幾千人馬甚至可以立刻抽調部分兵力前去配合騎兵攻擊秦逍,所以死守吉平,也能為秦逍那邊分擔一些壓力。
只是這樣的情況,他當然不能告知手下將士。
現在吉平已經面臨巨大的壓力,一旦讓將士們知道遼東騎兵設下埋伏,準備圍點打援襲擊秦逍的主力援兵,那么守軍的士氣必然會遭受沉重打擊,這對守軍來說肯定是致命的。
宇文承朝的目光從西北方向緩緩收回來,落在城外的敵軍身上。
敵軍陣中,炊煙裊裊。
他們竟是在埋鍋做飯,在守軍的眼皮子底下生火做飯,由此亦可見敵軍底氣十足,并沒有將城中守軍放在眼里。
宇文承朝一只手握住腰間佩刀刀柄,手背上的青筋凸起,目光如刀。
秦逍抵達龍壩溝的時候,已經是傍晚時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