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來接到旨意的那一刻,蘇大人還有些小小的興奮,覺得自己立功的機會似乎到來。
當年刑部突然崛起,不正是盧俊忠為圣人偵辦了趙炎括一案,自此之后盧俊忠平步青云,而后連續辦理大案,不但步步高升,而且將大理寺的權力一點點地奪走削弱。
今次有機會,如果能辦得讓宮里滿意,未必不能振興大理寺。
只是很快他就明白,想法是好的,可是做起來實在是困難無比。
興沖沖地派了人,趾高氣揚從三大衙門將三位主事帶到了大理寺,為防止三人串供,甚至沒有讓三人互相見到,每人一間屋子囚禁起來,然后排出大理寺最有經驗的審訊官員連夜審訊。
蘇瑜甚至想過,圣人既然讓一天之內審出口供,如果大理寺能在明天天一亮之后就將口供迅速送入宮中,必然讓圣人龍心大悅。
不過他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心思。
別說明日一早,只要真的能在一天之內將這三人的口供拿到手,那就是菩薩保佑了。
三名主事進入大理寺之后,幾乎是不約而同地變成了啞巴和聾子,無論如何詢問,三人竟然都是閉嘴不言,除了剛進衙門時候說了幾句客氣話,關于兵器庫一案,三人一字不言。
宮里雖然有旨意,審訊三人的口供,卻并沒有說此案一定是這三人所為,眼下還只能是嫌犯。
畢竟都是有官身,在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是三人聯手作案的情況下,蘇瑜甚至不敢對這三人直接用刑。
一直到深夜過后,都沒能從三人口中掏出一個字來。
蘇瑜不得不親自下場,來到囚禁兵部庫部司主事韓晝的屋里,一進門,就冷著臉,見得韓晝還坐在一張椅子上,更是沒好氣道:“來人,將他的椅子撤下了!”
衙差撤下韓晝的座椅,等韓晝站著,蘇瑜才在韓晝面前的椅子坐下,打量韓晝一番,冷冷道:“韓晝,你要明白,本官是奉旨審案。這樁案子已經驚動了宮里,無論你說不說,此案都要徹查到底。你如果能早些如實招供,念你主動坦白,本官還能為你向圣人求情,你若是冥頑不靈,本官想保你也是不成。”
韓晝見到大理寺卿親自來審訊,終是嘆了口氣,道:“大人如果有證據,是殺是關,悉聽尊便。下官既然被帶到大理寺,就沒想過活著離開,這樁案子的真相到底如何,下官都已經忘記了。”
“你.....!”蘇瑜怒極,厲聲道:“韓晝,你就是這樣應付本官?難道要本官這樣向宮里回話?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