數萬顆恒星同時爆炸,那會是怎樣的壯觀的畫面?
如果宇宙邊緣有智慧生命,想來都能看到那一刻的光明,雖然那可能會是很多億年后的事情。
看著那片漸漸重新暗下來的星云,井九安靜了很長時間。
857行星在本星系群的邊緣地帶,距離暗物之海很近,離那片藍色的星云也很近。
數萬顆恒星爆炸噴射出的光熱與輻射,居然沒有摧毀防護罩。
星門基地這樣的星球又是怎樣撐下來的呢?
如果那時候還有人類藏身在這些星球上,必然都在那一刻死了。
不,應該會在幾年或者幾十年后死去。
更大的可能是他們得到了神明的通知,或者觀測到了電磁暴發,于是乘坐艦隊向著浩瀚無垠而絕望的宇宙里去。
井九不知道為什么自己會想這些事情,靜靜看著那片巨大的星云,忽然嗯了一聲。
從星河聯盟所在星域望去,這片星云不是蝴蝶的形狀,而像是一個貝殼。
于是這片星云被取了一個很美的名字。
海印。
貝殼就是大海的印記。
原來那海是星辰大海。
……
……
從星門去往主星的途中,井九曾經路過海印星云,還在那里點燃了很多核彈,摧毀了一艘新型戰艦,殺死了赤松真人。
在那之前,他就很多次注意過海印星云。
他對這片星云有很多不解,就像那些天文物理學家以及業余的天文愛好者。
海印星云的范圍太大,背景輻射也強的超乎想象,平滑的物理規則仿佛在這片星云的誕生過程里失效了。
從遠方的戰艦、各星球觀測點、以及太空站望過去,這片星云就像本星群里的一個大洞,怎么看都有些不自然。
現在他才知道原因——這片星云本來就不是自然形成的。
這里曾經有三萬顆恒星,還有不知道有多少人類居住行星。
十幾萬年前,所有的這些與暗物之海同歸于盡,變成了照亮宇宙的一道光。
曾舉說道:“資料缺失太嚴重,我們不知道那時候的人類處于怎樣的境地,暗物之海有多大的范圍,但有一點是明確的。遠古文明絕大多數星系當時已經被暗物之海包圍,就像是孤島一樣,沒有任何存活下來的可能。”
井九說道:“繼續。”
曾舉說道:“以史為鑒,我們需要提前做準備。”
說完這句話,他舉起右手對準了崖外的星空。
無數道符文從他的袖子里飄了出來,在修長的手指前變成金色的碎粒。
星空緩緩轉移。
本星系群的幾萬億顆恒星開始旋轉起來,最后慢慢靜止。
“這里是星河聯盟的主要星域,數百顆殖民星球都集中在這里,人類的活動范圍大部分也在這里。暗物之海隨著人類文明一道復蘇、重新出現,主要占據的宇宙空間也在這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