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劉榮啊,你真的得感謝我啊!”
“就讓我來改變你的人生軌跡和命運吧!”
身為二十一世紀的三好青年,如果連這點自信都沒有,那干脆還是回家賣紅薯得了。
對著空氣裝了一波逼后,劉榮就開始搜索著自己現在手里的資源。
值得慶幸的是,他的腦海中關于前世的記憶非常深刻,仿佛如同電腦存檔一般。
只要心念一動,所有看過的文獻資料立刻就能調出來。
這就是他的金手指吧?
劉榮嘴角露出了一抹微笑,身為一個現代人,他最大的優勢不是自己比其他人聰明,而是能夠最大化的利用手里的資源。
眼前的當務之急就是化解便宜老爹劉啟對他的成見。
“看來,得想辦法制造一條大新聞。”
結合著腦海中的資料庫,劉榮心里漸漸有了一個想法。
是夜,劉榮讓人送來了空白的竹簡和筆。
在閃爍的燭光下,伏在冰冷的案幾上。
揮筆寫下了一篇名聞后世的奏疏。
先定一個小目標,比方說,先登上太子之位。
劉榮的眼中閃過了一道自信的精光。
如論當今漢室最為牽動人心的,莫過于御史大夫晁錯提出的削藩之策。
可以說上到三公九卿,下到庶民百姓,全都在關注著這件事情。
劉榮如果能夠在這件事上拿出妥善的解決辦法來,想必足以扭轉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形象。
所以,第二天一早,劉榮便帶著寫好的奏章來到了天子的辦公之地。
未央宮。
劉榮似乎來的時機并不湊巧,才剛推開正殿的大門,便聽到里面傳來的聲音。
看清殿中人的相貌后,他立刻上前拜道:“兒臣等見過父皇、皇叔。”
這殿中的兩個中年男子,一個是他的便宜老爹劉啟,另一個則是齊王劉將廬。
“劉榮,你來干什么!”
劉啟眉頭微皺,他對于這個長子可謂寄予厚望,可對方的表現實在太讓他失望了。
如果不是顧忌到齊王劉將廬在場,他肯定是要大聲訓斥一番。
劉榮知道便宜老爹的氣還沒有消,面上不由露出了羞愧之色。
論演技,這可不是老劉家的獨有本領。
深受那么多部歷史大劇的熏陶,他自然知道這會應該怎么做。
低著頭,不說不做,雙眼泛紅,妥妥的一個迷途知返的形象。
劉啟在心中暗暗嘆息了一聲,這些年他對于幾個子女確實疏忽了管教。
想到這,他的語氣稍稍緩和一些,“沒事就出去吧,朕和齊王還有要事相商。”
劉榮看到對方的反應,就知道這次的危機度過了一半,另一半就在這位齊王的身上了。
熟悉漢史的他可是深知,此時齊國對整個大漢王朝的的重要性。
簡單來說,只要齊國保持中立,就能有效的鉗制膠東、膠西、濟南等諸國,使其不敢冒著老家被端的風險,全力出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