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李牧依舊采取固有策略,概不出兵,無論東胡騎兵如何叫囂,迎來的就是一陣箭矢。
胡人部落不比中原,不善攻城登樓,李牧之舉,讓他們無計可施。
只能在關外干瞪眼,怒罵不休。
雁門關的帥帳之中,李牧等人終于得到了關于數日之前晉陽的消息。
哪怕是穩如李牧,也不由心驚莫名。
李牧深吸一口氣道:“這蘇將,當真是后生可畏啊,晉陽若換作本將,也要被這異像弄的措不及防,城中何時有了內應,趙贏居然一點沒有察覺,可見布局久矣。”
下面的將領道:“將帥,如今東胡聯軍來攻,我軍若是不南下救援,闕與,武陽皆會受到威脅,我軍若是不動,恐生大變啊。”
另一將領道:“將帥,東胡連軍十幾萬,我軍矣有十五萬大軍,但是如今我軍堅守不攻,根本無需這么多軍士,末將認為,留下十萬大軍抵擋東胡,分出五萬兵馬速速前往闕與,和冉進匯合,然后在合兵奪回晉陽方為上策。”
此人言出,頓時紛紛點頭。
雁門關天險,天下九塞之首,其堅更勝函谷關。
李牧便是拒守函谷關,破殺匈奴十萬鐵騎,滅詹儖,破東胡,降林胡,隨后單于王奔走,十年匈奴不敢近趙邊城。
此時若要拒守,實則五六萬人足矣。
李牧想了想道:“樂燕將軍,本將命你立即率兵五萬,馳援闕與!”
“末將遵命!”一個將領聞聲而出。
李牧又道:“你此行去闕與,勢必經過邙山,山中夾道,萬千小心,一旦出現變故,不可念戰,率軍退回雁門關。”
不得不說,李牧的考慮極為謹慎。
從關內的趙地到雁門關,勢必要經過新城,在進入邙山。
邙山中只有一條小路,通過崎嶇的小路便可抵達雁門關。
不過,幾日前,蒙驁五萬人馬得知了蘇劫克下晉陽后,便整軍從平都度過了黃河,繞過了新城。
如今五萬人馬盡數埋伏在邙山道路之中。
蒙驁,秦國大將,一生之中,攻占趙國,魏國,韓國大片的城池,三國將領可算是聞名色變的存在。
要知道,此刻在雁門關的大將可是李牧。
蘇劫委托蒙驁來和李牧對陣,無疑是最正確的選擇。
一旦被趙軍得知了秦軍伏軍主帥居然是李牧,絕對不敢輕舉妄動。
數十個秦軍探馬紛紛潛伏著身子,視察著雁門關的動作。
“將帥,雁門關整軍五萬,應該是準備南下支援!”
蒙驁神色一亮,道:“好,傳我軍令,全軍埋伏十里,各處小道,盡數封鎖,不可讓一人通過邙山。”
“將帥,趙軍若是逃脫,我軍是否追擊。”
蒙驁神色微微一沉,道:“蘇將軍之意,是只圍不攻,封鎖一切邯鄲和雁門關的消息,按照蘇將軍的意思來做便可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