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同樣,我等也買通過呂不韋府里的管事,得知這呂不韋確實生過移花接木,想要效仿春申君的心思,所謂,呂不韋是假春申君,春申君卻是真呂不韋。”
樊於期道:“既然先生知道,這等無中生有之事又算的上什么把柄。”
孫云道:“既然呂不韋動過這樣的心思,他必定會自以為趙政是他的兒子,只要呂不韋認為這便足夠了,細小之間見真情,呂不韋十幾年都沒有見過趙政,為什么作為一國丞相,久久不愿意讓成蛟為太子,這一點還不夠說明嗎?”
樊於期徹底的明白了過來,只要這件事讓人說不清楚,便可用這個道理去污染秦始皇的血脈問題。
自然就不可能坐上秦王的寶座。
可是,這是這件事可謂是要殺頭的啊,知道這樣的秘密,贏了還好,輸了可是要誅三族的啊。
孫云所言,樊於期就是在愚笨,也是知道,這是要他去幫助成蛟用這個道理扳倒趙政啊!
如果蘇劫在這里,一定會非常非常的震驚到無以加復!
他為什么要弄死樊於期,因為樊於期就是拿著趙政的血脈問題起兵造反了啊,秦王血脈的疑問為什么會在千古之后還出存在疑問?
開始并沒有人知道,第一個傳出去的,就是樊於期的檄文!
檄文廣布四野,讓無數的秦人百姓都知道了這件關于秦王血脈的事情,這個年代訊息不通,人云亦云,一旦流傳便會徹底變幻,化作千古謎題。
所以說,抹黑始皇帝身份第一個罪臣就是樊於期。
孫云見樊於期神色惶恐,道:“國家社稷傳承繼續之根本,全在于血統的延續。顛覆宗廟社稷之罪過,莫過于玩弄陰謀,移花接木。文信侯呂不韋,本乃陽翟商賈。如今竊取國家權力。現今公子政,并非先王血脈,乃呂不韋之子。呂不韋先用已孕之婦引誘先王,然后獻上。一個私生之子,竟成先王血脈。呂不韋行賄施計,把奸賊作功臣。這其中的真真假假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,公子蛟需要一個理由!”
孫云的意思,就是讓樊於期拿這件事去抹黑趙政,從而讓成蛟繼承大位!
如果蘇劫知曉這背后是孫云暗中的推動,而且是個假消息,一定會明白一個千古疑問。
那就是,樊於期既然都已廣布檄文,逃到燕國后,被秦王政發布重金捉拿樊於期,直到樊於期死后,托人告訴了當時的秦王政,說,“我并未將王的身世四處亂說!”
這里的四處亂說,是指的燕國地界。
于之前樊於期發布檄文的舉動是完全相反的。
唯一能說明的就是,樊於期知曉這是個假的!
樊於期顫顫的道:“先生你的意思便是說,呂不韋納妾盜國!”
孫云道:“將軍若是將這么重要的事情告訴了公子蛟,公子蛟及背后的羋氏該是何等的欣喜若狂,此計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扳倒趙政,則秦王之位,太子之位必定還是成蛟無疑,將軍之功可比黃歇,可比呂不韋,到時,又何懼那蘇劫呢。”
這便是孫云要攪亂秦國朝堂的計策,六國便可得以生存,同時也壞了蘇劫南北而分的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