嬴政冷哼一聲,道:“韓非,寡人將我秦國最重要的潁川郡交給了你,若是此地出現了叛亂,寡人拿你是問!”
要知道,潁川全部是都韓民,韓非成為郡守,就是雙刃劍!
其一,韓非若是一心為秦,那此地必然安好無疑,但是同時,因為韓非是曾經的韓國宗室,如今投秦,也必然會被人詬病,怒罵,然而,有心人也一定會暗中唆使韓非抗秦復國。
這一點,是絕對避免不了的。
所以,嬴政給了韓非郡守之名,但是,卻是假守之責。
只要韓非有半點異心,都會被嬴政所知。
同樣,嬴政更希望韓非,能夠做出事情出來。
韓非道:“大王放心,不管是誰,都改變不了臣的初心,臣一定會做出成績,讓大王看到,韓非的郡縣制!”
嬴政點點頭,說道:“好,寡人拭目以待,如果你做的好,這朝堂之上,丞相之位,必有你一席之地!”
韓非聞聲,再次對嬴政磕頭,道:“多謝大王厚愛。”
嬴政道:“起來吧,寡人還有一件事,想要聽聽你的意見!”
嬴政看了看趙姬,這才說道:“當年,我秦國二十等爵位,便是出自你法家先賢,如今寡人的太傅,于大秦有浩瀚之功,更是貴為徹侯,身居國尉,寡人已覺賞無可賞,此事讓寡人憂慮,你韓非才智驚人,以是集法家之大成,不知可有辦法,替寡人思慮?”
嬴政的目光,讓韓非連連驚異!
是啊。
國尉,掌管天下之兵馬。
徹侯,更是到頂了。
但是有沒有辦法,他韓非自然是有的,只是這些話,本不該由他來說。
見韓非猶豫不決,嬴政問道:“你為何不言?”
韓非繼續說道:“一國之制,乃是商君和孝公所定,臣人微言輕,豈敢多言,一旦傳出,恐生禍事。”
嬴政道:“寡人讓你說,你就說!”
韓非猶豫一二,捋了捋思緒,這才說道:“敢問大王,孝公在時,秦國是千乘之國嗎。”
嬴政聞言,想了想,道:“說千乘之國,尚不足,說百乘之國,尚有余,八百乘之國,尚合適,為何這般相問呢。”
韓非接著說道:“穆公,孝公,到當今大王在世,無不以吞并天下為己任,然而,大王可曾想過,一旦秦吞并六國,那秦國是千乘之國還是萬乘之國呢?”
嬴政聞言,兩眼一張,說道:“自然是萬乘之國!”
韓非接著說道:“當初,秦國還未是千乘之國時,便已有了二十等爵,既然如此,等到了萬乘之國,大王覺得,為何不可再增設爵位呢。”
嬴政驚愕的喃喃說道:“再增設爵位?”
這二十級爵,乃是秦國強盛之基石,此時他才知道,難怪韓非不敢瞎說。
見嬴政不說話。
韓非這才道:“多往恕罪,先賢及先王所定的國策,韓非不敢妄議!”
嬴政見韓非的模樣,這才說道:“你誤會了,寡人并非怪罪于你,只是驚嘆,這徹侯之上,難道還真有什么可以封的了嗎,不過,你說的對,天下盡屬秦之時,萬乘之國,萬乘之君,那也確實不夠啊,你有沒有什么提議,可以尊于徹侯。”
韓非猶猶豫豫,嬴政說道:“只是提議,又并非決策,二十爵也是先賢大膽提出在實施,如今確實如你所言,二十爵不夠,你若能提出可以應用的爵位,不僅無罪,還是有功,寡人讓你說,你便說。”
韓非深吸一口氣。
略微想了一想,這才拱手道:“大王,按照商君之制,軍功之爵,秦國不管是哪一等爵位,都無世襲之爵,天下世襲只有王位,而無爵位,是以世襲為天下之最貴,以太傅之功,大王大可增設第二十一級爵位,世襲爵!將來,能為大王打下疆土的將士,一定還會出現徹侯,關內侯,可是卻依舊無法世襲,如果等秦國成了萬乘之國,便可徹底實施世襲之爵,那時,將士們便可依舊極心無二慮,奮勇不顧私,永世為大王所用。”
韓非的話,讓趙姬和嬴政皆是振色難言,“世襲爵!!好一個世襲爵!”
嬴政連連感嘆,盯著韓非,說道:“韓非,一個世襲爵,足以證明,你有王佐之才啊。”
世襲世祿。
在先秦時期,以及列國,其實是有的。
但是秦國改制后,便不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