姬丹也不算愚笨,只是多年來被秦國彌蒙了雙眼,此時經樊於期這么一提點,立刻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,便問道:“兄長的意思是,若是燕趙對抗了秦國,應該想辦法,如何讓燕國獲得此次三國征戰中最大的利益,同時,也要考慮到,若是燕趙抗秦,萬一敗了,如何又能避免不被引火燒身,或者是讓秦國有所顧忌,不敢對付燕國?這樣的話,不管到時是勝是敗,我燕國都不會受到損傷!”
樊於期笑道:“太子知一而慮三,可喜可賀,正是此意!”
姬丹也是深吸一口氣,對著樊於期稽首道:“還是兄長提點的是,若不是兄長,姬丹險些犯下大錯,既然兄長能告訴姬丹這番道理,想必,兄長已經知道該教我如何去做!懇請兄長相助。”
樊於期瞇著眼,心臟也是狂跳不止。
不過,此時他不管怎么變臉,也無法讓他人從他的那副猙獰的面容下,被人所看出端倪。
樊於期說道:“燕國比之秦國,是小,還是大?”
姬丹雖然不愿意承認,但是,弱小的燕國別說和秦國比,就是和三晉之趙,也不敢相比。
自然說道:“秦國大,燕國小。”
樊於期沉聲,說道:“以小博大,講求的是斗智不斗力!對于大,要實行的要領是姿態低,不鬧意氣,對外應該多結盟以增我燕國聲勢,內部,則是要團結,以示敵攻我將得不償失,就可產生嚇阻的作用,不逆不拒,但也不予所予求,必要之時,要以示決心,平日里行事,則事恭謹,這便是以小博大的方法。”
姬丹想了想,覺得很有道理啊。
頓時又問道:“可是,兄長,我燕國結盟于趙,便算是外結聲勢,而內,如今更是上下一心,誰偶有斷言,但大多也都是知事理的,可是如何讓秦國知道,攻打燕國得不償失呢。”
這才是姬丹知道的關鍵。
然而。
不逆不拒,做起來也很難,按照眼下的格局,很顯然,燕國這一次是一定要去聯合趙國的,這就等于駁斥了秦國,必被秦所恨!
樊於期想了想,這才對姬丹說道:“太子,如今秦國勢大,而燕王于莊襄王子楚也有些昔日的交情,不如便以此為借口卑辭厚禮前往秦國,向秦王政以及秦國示好,其用意自然是用來緩解如今緊張的行事!這便是事恭謹!然而同時,暗中派人說法南方的齊國和楚國,聯盟與我燕國抗秦,若是無意中將此事又透露給了秦國,必會讓秦國上下得以有所顧忌,最重要的是,若是我們在暗中用重金買通北方的東胡部落給與支援,形式一成,秦國即便打下了趙國,在攻打燕國的考慮上,不就是得不償失了嗎,便是以小博大。”
姬丹一聽。
兩眼發出不一樣的神色。
好辦法啊。
心中連連驚嘆,說道:“兄長的辦法,居然如此的妙!”
姬丹此時,頓時慚愧不已。
此前,只是考慮私仇,卻沒有全盤考慮。
現在答應趙國是一方面,其目的自然是不想看到秦國坐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