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是啊,我見他可憐,便留下他在家中吃用,沒有壞了村里的規矩吧?”張寧點頭說道。
“沒有。那孩子失了父母,又沒有叔伯親戚,實在是可憐。公子能收留他,是他的幸運。”
張邦元連忙搖頭說道。
隨即又說了一番話,張邦元便告辭離去了,張寧起來送至門口。李家小妹從內屋走了出來,搖頭說道:“看來就是這家伙惦記著王家那點田呢。”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。
王山田父母的死亡,不一定有陰謀。但是有人想要王家絕戶,可能還招呼過村民,不給王山田吃的。
一個五六歲的小孩子,沒有吃的可能就餓死了,凍死了。
王家絕戶,田產當然也就要姓別人了。在這張村內,能做到這件事情的當然只有張家族長,村長張修德一家。
只是不知道是那老頭的主意,還是這小少爺的主意,或者是張夫人的主意。
張寧對此無所謂,他只是看王山田有些可憐,默認了李家小妹收留了王山田而已,給口飯吃,將人養大就行了。
而此事也并沒有節外生枝,張邦元自那次來過之后,之后也來了好幾次,就是不提王山田之事,每一次來都是提著臘肉,野味,或酒,噓寒問暖。
這也很正常,在張家人,在山村的人看來,能用五兩金子買下幾畝山田,蓋幾間木屋的人,當真是貴不可言。
怎么可能不巴結一下。
時間過的飛快,很快年關就到了。李家小妹與柳秀秀一起忙里忙外,張寧則寫下了對聯和福字,貼在門前。
以前張寧在柳家巷的時候,每年都要干這個。來到這座山村,只需要寫自己家門口的就行了。
李家小妹非常活潑,還買來了炮仗。與柳秀秀一起玩,玩的不亦樂乎。
這兩位姑娘可都是十幾歲的少女啊。
至于張家的新人口王山田,他一直非常老實本分,而且很勤勞。他能做的事情,搶著做。
因為這小孩始終有一種會被拋棄的恐懼,只有拼命顯得自己有用。李家小妹與柳秀秀對著小孩挺好,也能諒解小孩的心情,便聽之任之了。
年關到了,柳秀秀又給王山田制了一件新衣裳,反正她也閑來無事,有的是時間功夫。
跟在張寧身邊,就會慢慢變成這樣。
不需要賺錢養家,也沒有眼前以及未來的憂慮,無憂無慮。時間會走的飛快,一不注意一天天就過去了。
仔細一回憶,好像什么事情也沒干過,一個月,一年就過去了。
很悠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