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陽東街,曹府的另一處閣院。
檀香木的箱子,學生特有的儒服就晾在這邊,一駕頗為闊氣的馬車,等在門外。
今兒個是洛陽太學開學的日子,曹嵩特地請了假,幫兩個孫兒準備。
檀木箱子里早已準備好所需的課本,就連簡單的食物也準備了一份,生怕太學的伙食不好,虧待了兩個孫兒。
當然,臨行前,曹嵩不忘苦口婆心的說教一番。
“昂兒,鑠兒,從今天起,你們就是太學的學子了,要懂得自律,自愛,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,尤其不能違背先生們的教誨,要知道,上了年紀的先生們,若是經受學生的指責和說三道四,那相當于受到了莫大的屈辱!”
曹嵩這番話是有感而發,當年曹操就總是頂撞先生,搞得他曹嵩三天兩頭的去太學賠禮道歉,甚至腰上,都因此落下病根。
為此,曹嵩可不想鑠兒、昂兒重復曹操走過的彎路。
“阿爺,鑠兒知道了。”
“昂兒也知道了。”
曹鑠與曹昂回答道,語氣誠懇,倒是讓曹嵩一陣心安。他一縷胡須,接著講道:“對于你們未來能否進入官場,這幾年太學的學習是異常重要的,不要荒廢了學習時間,要多學習知識,多選幾門‘百工’的課程,比如治煉、造車,或者是織席子,編鞋履、修灶臺這類的手藝,在未來都會用到。”
提到了“百工”的課程,這是曹嵩特地囑咐曹鑠的。
太學的小學部沒有設百工課,而大學部,培養的方向繁多,除了正常的學業外,“百工”是選修課,卻是特別重要,它就相當于后世的生活技能培訓。
在古代,學子的學業可不是一心只讀圣賢書那么簡單,生活技能同樣的重要,太學也是致力于培養全面的人才。
“阿爺當年選的什么百工科目?”曹昂忍不住問道。
“這…”曹嵩一下子踟躕了,他是學霸,文化成績很好,百工課很差,動手能力一向是他的弱項…“呵呵”苦笑一聲,曹嵩索性一擺手,“你阿父選的是造車!他的畢業作品是和胡母班、張邈合作造成的一輛馬車,只不過…呵呵…”
曹嵩索性拿曹操當擋箭牌,當然,最后的結果他只是笑笑。
馬車算是百工課程中極難學的一項,哪有那么容易制成,曹操與胡母班、張邈制造的那輛馬車,行不過百米就全部散架了,曹操灰頭土臉的跌倒在地上,讓當時來進行畢業驗收的天子劉宏一陣大笑。
讓下人提起檀木箱,讓兩個孫兒穿上儒袍。
曹嵩送他們出府的時候,不忘接著囑咐。
“全國的私學成千上萬,各地的郡學也數不過來,唯獨太學獨此一座,天下的學子何止幾十萬,每年有機會入太學的可謂是萬里選一,鑠兒你年紀小,能入太學的大學部,更是大漢歷史上的第一人,縱然將來因為年齡的原因無法從仕,也會為進入這樣的高等學府學習感到榮幸!鑠兒?你能懂我的意思么?”
曹鑠點頭…
他心里明白,爺爺曹嵩對他寄予了無限的期望。
當然,另一成意思,曹嵩對自己母校的贊美,曹鑠也能體會到…
洛陽太學,前后歷經二百多年的教育,大漢八成以上的高官都源自于此,滿朝官員們不是同學就是校友,甚至,無數大名鼎鼎的三公、九卿、七十二大夫都出自于這邊。
這種地位,基本上就相當于穿越前,曹鑠心目中的“清”“北”大學,只要是從中畢業,哪怕是什么也不做,也會出色三分,簡直是裝逼的一把利器!
子曰,“學者,祿在其中。”
曹鑠最能體會這番話,這話更是在洛陽太學表現的淋漓盡致,只要踏入洛陽太學的大學部,那幾乎就等于拿到了做官的通行證,一路順風順水…
“去吧!”
總算是送到了馬車上,大學三年級的曹德與化名為劉辨的另一個六歲的太學生,早就在馬車上等待他們兩個。
曹嵩眉頭微簇,尚有些擔憂,心頭不住的嘀咕,鑠兒畢竟還是太小了,太學大學部?他能適應那里的學習、生活么?
噠噠噠…
馬車駛動…奢華的馬車很快消失在了金烏巷,消失在了路的盡頭。
曹鑠的太學生涯要開啟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