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空如洗,青山綠水間坐落著一座籬笆小院,正是山間小筑。
院中花香遍地,一顆枝繁葉茂的大桐樹,樹冠遮蔽方園數十米,鳥兒在枝頭嘰嘰喳喳,花香怡人,讓秦書凡有身心曠怡之感。
正值午飯時間,一個少女端著碗筷從屋內走出來,擺放到屋前一張石桌上。
石桌上一大碗虎肉、獐子肉、野豬肉,加上青菜和咸菜,還有一壇老酒,散發著濃濃的肉香酒香。
“爹爹,義兄都餓了,你快出來。”少女聲音清脆,二十出頭,身穿粗布麻衣,姿容秀美,紅唇誘人,正是電影劇情中的小冬瓜。
“來了來了!”
屋內傳出渾厚的嗓音,一名半百老者龍行虎步走出來,大馬金刀的坐在石墩子上。
當年的獵戶大漢如今須發半白,但威風不減當年,看著桌上的酒菜,李三獵一拍大腿:“書凡一回來,你這小妮子便把爹爹的好東西拿出來,真是越來越外相了。”
“義兄,你整日練武,吃多點才能補身子。”小冬瓜白了自家爹爹一眼,坐在秦書凡身邊,夾了塊虎肉送到他碗里。
秦書凡微笑的扒拉著飯,深感溫馨。
現實世界中,他在福利院里長大,不知父母是誰,直到十歲那年安爺爺將他收養,兩人相依為命,到這個世界后又有覺遠、覺性、李三獵、小冬瓜真心待他,彌補了少年時缺失的親情,常感人生如此,足矣。
吃完飯,秦書凡與李三獵坐在桌前聊天,后者說起一件事情:“近來有不少元兵上山,似是有亂黨逃竄入山,最近你也別下山,小心被那些元兵誤會成亂黨。”
元朝末年,宦官當道,派往駐守各地的鎮守太監皆是重權在握,獨霸一方,還經常借著剿匪的名義殺良冒功,搶劫財物,弄得民不聊生,每天都有許多人因此而喪命。
秦書凡道:“書凡省得,您老與小冬瓜也要小心,若遇難事,放出小白鴿,一柱香內書凡準到。”
李三獵不以為意道:“這嵩山方園百里的地界,無論是官還是民都與老夫有幾分交情,書凡盡管放心,這些是你要的道家書籍,大叔費了好大功夫才買到,也不知你個和尚要道家書籍做什么。”
他指了指桌上的道德經、莊子、太上感應篇等等道家典籍。
“總之,小心為妙。”
秦書凡沒看桌上的書,從懷里拿出三雙暫新布鞋遞給李三獵,道:“寺里每三個月都會發一雙新鞋,書凡平日里赤腳練功,大叔與書凡腳型相差不多,正好拿穿行。”
“書凡有心了,大叔收下便是。”
李三獵的笑聲在山間小筑回蕩不休。
回少林寺的路上,秦書凡果然看到不少元兵,那些元兵見他是僧人裝扮,一臉溫和,詢問幾句便放他離去。
回到寺里,秦書凡繞過大小佛殿院落來到藏經閣,一路上耳邊回蕩著誦經之聲,空靈悠遠,洗滌心靈。
藏經閣位于后山一處懸崖之上,是座三層舊樓,孤高而立,飛鳥靠近亦會非常顯眼。
“是三寶來了,進來吧。”
藏經閣內覺遠肅穆端坐,聲音飄然而出,在他旁邊有數名灰衣和尚,正爬在案牘上抄寫經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