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人西辭黃鶴樓,煙花三月下揚州。
揚州,秦書凡常在各界人士口人聽聞,卻不曾真正去過。
盡管心里有準備,但看到眼前這座高達二十丈城墻的揚州城時,仍然震驚不小。
不過揚州已成過去,現在這座城名叫“江都”。
自楊廣登基后,揚州城改官名為江都,之后大擴城廓,廣興宮殿,修植園林,又在城北依山傍水處,建有歸雁、回流、松林等“蜀岡十宮”。
最宏偉的是,要屬長江岸邊臨江宮,據聞楊廣下江南,心血來潮,不管早晚,都會到那里觀賞長江的美景。
而在臨江宮外有一座望龍閣,樓高九丈,每丈皆有一宮,因避諱九數只開八宮,以遠望臨江宮而成名,是江都城的地標建筑。
每日皆有士子豪客俠士在望龍閣尋歡作樂,徹夜不眠。
望龍閣六層,一名黑袍青年卓然而立,望著繁華的街道,川流不息的人潮,目光有著看穿塵世的神光閃爍。
自楊廣開鑿大運河,北達涿郡,南至余杭,實現南北水路互通,自此之后,揚州商貿愈發繁榮,各地豪客行商絡繹不絕。
從揚州東下長江,可出海往倭國、琉球及南洋諸地,故揚州成了全國對外最重要的轉運站之一,比任何城市更繁忙緊張。
除了交通之外,揚州更是自古以來名傳天下的煙花勝地,不論腰纏萬貫的富商公子,又或以文采風流自命的名士,擊劍任俠的浪蕩兒,若沒有到此一游,就不算是風月場中的好漢,所以其況之盛,可以相見。
但是,楊廣好大喜功,多次遠征域外,又窮奢極欲,廣建宮室別院,四處巡幸,濫征苛稅,弄得人民苦不堪言,乃至盜賊四起,各地豪雄,紛紛揭竿而起,自立為王,隋室已無復開國時的盛況。
在這黎明前的暗黑中,江都城矗立大江上游處,城外的江邊碼頭,泊滿大小船舶,點點燈火,有種說不出的在繁華中帶上蒼涼的味道!
秦書凡目光落在城中心,那片紅墻綠瓦黃色為主體的建筑物上。
在他這雙看透浮世滄桑的眼睛下,一條紅里透金的神龍當空盤踞,代表著隋室氣運。
但是,氣運神龍身上有著數條惡蛟和數十條怪蟒,似吸血蟲又如鎖鏈一樣緊緊纏繞其身,吸血噬髓。神龍做著痛苦哀嚎狀,碩大的龍頭對準中原方向無聲咆哮,似要喚醒那個主宰江山卻又纏綿于床笫的隋二世——楊廣。
悠悠一嘆。
秦朝二世亡,隋朝二世亡,皆是皇位來路不正,天道輪回,世間之事總是有那么相似之處。
轉過目光,神光在虹膜上消失,秦書凡心神聚集到金榜上。
中級掌控,使得他除了在任命題名者外多了一種神通,看穿萬物氣運,并且具體到氣運值多寡,人品優劣,忠奸善惡。
適才種種,皆由此而來。
如此神奇的事情也只有他能接受,但是看歸看,卻無法改變,事實上,他也無心去更改。
從天龍來在大唐這個以武橫行,機緣遍布的大世界,他的目標只有一個,不破洗髓期決不離去。
而今龜蛤練臟訣已經練至第三步靜快結合,相距洗髓期不遠矣,未雨綢繆,故,長生訣、天魔策、慈航劍典、戰神圖錄、邪帝舍利、和氏璧等功法寶物一個都不會放過。
這時的江都城熱鬧起來。
城門一開,商旅農民爭相出入城門,昨天抵達的舟船,貨物卸在碼頭,就趁此時送入城來,一時車馬喧逐,鬧哄哄一片。
作為東下長江的城市,每日皆是如此繁忙緊張,不過今天的氣氛卻有點異樣,城里城外都多了大批官兵,過關的檢查亦嚴格多了,累得大排長龍。
踏踏踏!踏踏踏!……
馬蹄震動,一隊披掛持槍的高大騎士在街道上疾馳而過。
這些騎士殺氣騰騰,橫沖直撞,人人恐慌讓道,卻沒有人敢口出怨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