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見瓦崗軍數十騎殺到近前,宇文化及也不在糾結丟失面子的問題,一揮手,兩百御衛軍揮刀殺了上去。
雖是以步對騎,但御衛軍畢竟是從邊軍中千人挑一的精銳,一個突擊就殺了一少半瓦崗軍,余者亡魂皆冒,勒馬逃命,本以為是個普通商販隊伍,孰料遇到了狠茬子。
宇文化及一路來被水匪鬧得憋了一肚子火,哪能讓煮熟的鴨子飛了,縱躍上前,揮動手中大刀,附著玄冰勁,刀刀皆似三九里的寒冰勁風,數十個呼吸過后,便將所有騎士殺死。
宇文化及還覺得不過癮,躍上一匹馬,向追擊軍漢的瓦崗騎士追去,一部分御衛軍也跨馬追擊。
秦書凡盤膝在大石上,神色淡然的看著這一幕,十分鐘后那死人臉得勝歸來,一臉趾高氣揚,并沒有因為之前秦書凡的預言而尷尬,相反哈哈大笑。
與其同歸的,還有那名軍漢。
此人生得軀干粗雄,臉如鐵鑄,滿臉風霜,顴骨高起,眼睛微細,開闔間偶有精光閃爍,給人一種粗豪威言并存的感覺,顯是經常發號施令培養的氣勢。最顯眼的是,他頭頂白色氣運夾帶紅紫光芒,極為耀眼,雖比不上徐子陵寇仲那種大紅大紫,卻相差不多,顯然命格尊貴。
軍漢先是一番由衷感謝,然后自報家門,姓秦名叔寶,他好似認出宇文化及等人的軍人身份,最后還道出了軍隊番號。
宇文化及原本見秦叔寶氣質不凡,一聽他只是個建節尉,滿臉熱情當即消散一空,冷哼的回到大船。
建節尉官名聽起來不錯,還是正六品官,但卻是散官,在隋朝,散官是有官名而無職事的官稱,對宇文化及這個右屯衛將軍兼京城總管的實權大官來說,建節尉只是芝麻綠豆的小官,故不予理睬。
秦叔寶也板起了臉,本是一腔熱情的感謝,沒想到人家根本看不起他,當即負氣離去。
秦書凡叫住他道:“將軍勿惱,過來閑聊幾句,我也姓秦,五百年前你我都是一家呢。”
秦叔寶見秦書凡氣質淡然,說話間有種讓親近結交的感覺,當即取了水囊,坐到秦書凡旁邊,兩人閑聊起來。
秦叔寶,本名秦瓊,就是后世的門神之一,受人常年祭拜,命格尊貴很正常,他是張須陀麾下的將軍,此次出來遛馬,卻被瓦崗軍暗中設伏,殺了十幾人沖了出來。
秦書凡眼睛一亮:“將軍可知設伏之計是否出自沈落雁之手?”
秦叔寶詫異道:“先生也知沈落雁之名,看來,那‘俏軍師’的名字傳得很廣哩,唉,好教先生知曉,這次中伏確實是被人提前設置,卻不是沈落雁,而是李密麾下的祖君彥,這人也很厲害。”
秦書凡問了沈落雁的下落,秦叔寶搖頭不知,又聊到張須陀與瓦崗軍的交戰上面,秦叔寶笑道:“我們大帥乃神將下凡,這些日子連戰連捷,已將翟讓的大軍一步步壓縮向黃河南岸,瓦崗軍苦苦支持,距離敗亡不遠了。”
“連戰連捷?瓦崗軍沒有勝過一陣嗎?”秦書凡瞇眼問道。
“當然,那翟讓聞聽我們大帥領兵剿匪,大為恐懼,準備遠遁,若非李密帶兵不斷從側翼襲擾,翟讓早龜縮到黃河北岸的瓦崗寨去了……”
秦叔寶越說越興奮,把每一戰的具體情況都說了出來。
秦書凡聽得皺眉不已,因為他知道瓦崗軍接連敗陣,全是李密的計策,使得張須陀的大軍成為驕兵,而后誘敵深入,一擊必殺。
事實上大唐原本的劇情就是如此,李密伏殺張須陀后,便占領了滎陽,而滎陽的失陷,實是關乎大隋興衰的其中一個轉捩點,更是李密爭霸天下的起步點。
李密于大業十二年加入瓦崗軍,此人極有謀略,胸懷壯志,利用瓦崗軍和翟讓如日中天之勢,更憑其不世武功,降服了附近的小股義軍和不同勢力,以倍數的增強了瓦崗軍的力量。
同時更看清楚一向單靠截取漕運來維持軍需,實是瓦崗軍發展的致命弱點,不足以供應所需,于是他向翟讓提議道:“先取滎陽,休兵館谷,待士馬肥充,然后與人爭利。”
只此見地,便可看出李密的雄材偉略,實勝翟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