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尋龍分金看盤山,一重纏是一重關,關門如有八重險,不出陰陽八卦形……”
秦書凡拿著刻畫的磁石,嘴里念念有詞,在驚雁峰周圍走來走去,不時觀察著羅盤。
初次尋龍點穴,秦書凡做得有模有樣,若非金榜與之前那些世界斷了通道,只需招來九叔和胡八一,一個尋龍點穴,另一個畫符引路,一會功夫就能尋找戰神殿。
驚雁峰占地方園近千米,秦書凡走到日落西山都未轉完,魯妙子建議他明日在找,秦書凡卻不這認為。
“夜幕降臨,戰神殿與天上三垣二十八宿和五星日月的運轉行度契合,夜里是搜尋戰神殿的絕佳時刻。”
休息了片刻,秦書凡繼續轉山,并讓魯妙子查看天的二十八宿,這一查,卻是有了驚人的發現。
“書凡你看,二十八宿偏向東南,若按你所說,豈不是說,戰神殿在東南方向。”魯妙子指著天空道。
秦書凡仰望星空,過了好長一會才道:“再找找,若是在驚雁峰找不到驚雁宮,我們便去追逐星象。”
一連轉了三天的大山,把附近的山峰都轉了個遍,仍然未到驚雁宮的消息。
“咱們走吧,戰神殿十有**不在這里。”魯妙子覺得在呆這里就是浪費時間。
“再找兩天,若還是沒有線索,我們就出發。”
后世記載,驚雁宮占地極廣,殿閣亭臺,氣象肅森,依山勢而建,背靠千里崗主峰驚雁峰,全宮除主殿偏殿以一種近乎大理石的質料所建外,其他都是木構建筑,籍此可以看出,驚雁宮是實體建筑,不是地底深處的戰神殿。
若說戰神殿會隨星象移動,可驚雁宮卻是地面上的實體建筑,移動的可能性非常小,秦書凡要查個清楚。
兩天后,依然沒有任何線索,秦書凡苦嘆一聲,騎著巨虎,與魯妙子向東南方向前行。
“老魯,你覺得那戰神殿會不會在中原?”躺在巨虎寬闊的背上,秦書凡微閉著雙眼問道。
“通過這幾日觀察,那三垣二十八宿在東南方深處無疑,你我現在域外,向東直走,就是高麗,南方在其下,中原的可能性非常大。”魯妙子取出一份精心繪制的地圖,仔細觀看。
“若如此,你我這次算是白跑了一趟。”秦書凡嘆道。
“也不能這么說,若非來到這里,也沒有參照物,這是找戰神殿極為重要的一步,此次,我們必能啟了那戰神殿。”
魯妙子撫須笑道。
魯妙子前半生研究建筑星象,往返于華夏和域外之間,經常跑冤枉路,早已習以為常了。
“借你吉言。”
秦書凡心神放松,進入深度睡眠之中。
王屋山,山勢巍峨,林木繁茂。
“山中有洞,深不可入,洞中如王者之宮,故名曰王屋也。”
王屋山險峻恢宏,東依太行,西接中條,北連太岳,南臨黃河,是九大古代名山之一,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,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。
“山有三重,其狀如屋,故名”。
自古以來王屋山便家諭戶曉,《列子》中載的《愚公移山》,就是指此地。
“三垣二十八宿對應的竟是王屋山……”
騎虎來到山巔,秦書凡與魯妙子相視一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