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梁國徽希望能獲得一份高薪好工作,撐起這個家,讓兒女將來的生活有保障。”
這種任務梁坤暫時沒法接,他沒能力幫父母安排好的工作。
“梁國徽希望你能上一所好大學,成為讓父母為之驕傲的孩子,不要讓熟人總是說閑話,看不起。”
梁坤經過考慮后,接下了兩人希望他上大學的橙色任務。他認為有極大的幾率完成,因為他的身體素質很棒,想要上大學是有可能加很多分的。
說白了只要他稍微努力一點,上進一點,就能讓父母滿意,可他之前連這都做不到。
“好大學”和“為之驕傲”的定義都是模糊的,比如許三多去當兵,在老爹看來就很好,不是龜兒子了。其實他變了多少?到最后他依然是個呆子,是在部隊練了功夫的呆子,這種人練的再好也就是個兵,成不了將才。
梁坤只要不整出什么幺蛾子,老老實實的在學校過完四個月參加高考,分數達到提檔線,上個三流大學就會讓父母為之驕傲。因為他以前叛逆,現在懂事了。
甚至他不惹事就是進步,一個人要是走了歪路,止步不前都算好事。
如果他上的是二本泉城大學,父母八成要出去好好吹噓一番。
“你們繼續看電視吧,我回屋了。”經歷過網絡時代的梁坤,對有線電視完全不感興趣。能看的節目太少,電影也太老。
梁國徽招手示意他坐下:“你在這里看會兒電視吧,別影響小爽學習,那樣大家就都不爽了。”
“……”要不是接了任務,梁坤一定不相信他們內心期望著他考上大學。人的潛意識和平時的表現是不同的。
梁坤坐下沒仔細看電影,心里盤算著:如果我現在努力學習,提高高考成績,再去考足球高水平運動員,能上齊魯大學嗎?
重生才一天,梁坤就有了個遠大的目標,齊魯大學是一本大學,在全國排名很靠前。具體多少名他記不清,每年評一次不固定,印象里從沒跌出過全國前二十。
梁坤想要繼續上學,他的“好人有好報”系統,需要做好事幫助人獲得獎勵,想和更多人接觸,最好的環境莫過于校園。如果他去了翔藍技校,年輕人肯定不像大學那么多,大家都是為找工作上技校。
前世梁坤并沒有參加3月份齊魯大學的高水平運動隊足球招生測試。因為119中足球隊解散后他沒有系統訓練,水平下降不少,外加對文化課沒信心就放棄了。
現在梁坤踢足球被系統判定為了技能,可以輔助訓練。他不明白是怎么個輔助法,迫不及待的想去嘗試,萬一他能像系統介紹的那樣在短期內快速提升實力呢?
只要系統的輔助夠強,他就有考過高水平的可能性,一旦過了,他的文化課不需要多好的成績就能上一本。
他認識很多體育生,聽說國家二級運動員參加高水平測試合格后,達到二本線的60%就能上大學。高考750的總分,考370分左右大概就能上了。這個分數可是能上很多一本名校的,是頂級體育生才有的優待。
才370分而已,我兩世為人還開了掛,難道考不了這點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