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了一會兒,李茜苦笑道:“不對啊,我們談的是你學習的事,怎么說起我辭職來了?”
“你的事也和學習有關啊。學生考的好,你是拿死工資,頂多給點獎金。學生如果都考的很爛,你還是那點工資,到時家長可要埋怨你,怪你教的不好了。119中能出幾個成績好的人,你難道心里沒數?”
李茜瞬間想到了許多。
是啊,在一所升學率不高的高中做老師,她圖的什么呢?沒前途,沒錢賺,沒有成就感,與夢想無關。她之所以干這份工作,只是因為父母的安排,告訴她這是個鐵飯碗。
人活一世,就為了端著個鐵飯碗,混上一口飯吃?
她就這么點能耐嗎?她當年獨自在外地上了四年學,不用父母照顧也活的很好。而且她覺得那時的人生更精彩,更自由。
兩人吃著韭菜肉和蘑菇肉的水餃,李茜考了梁坤幾個問題。
她很快相信了梁坤的智商真比普通人高很多。她問了幾個刁鉆的語文問題,如果不是經常備課她都記不住,梁坤卻輕松的回答了。
她還問了幾個英語問題,發現自己不如梁坤。畢業后她不再學英語,很多知識都還給了學校。梁坤卻是張口就來,英文一說一大段,非常流利。
李茜拿筷子夾著個餃子,遲遲不放進嘴里。“你文綜學的怎么樣?”
“歷史、政治沒問題,還有兩科只是翻了一遍書,接下來我會主攻地理和數學。這兩科我暫時不行,三個月后應該就很厲害了。”梁坤相信以目前的頭腦不可能學不會。
兩人又聊了一會兒,李茜決定幫梁坤隱瞞學習成績,主要是梁坤三次提到了一件事——她很年輕!
年輕人,就該做年輕的事。既然說出梁坤的事對她沒有任何好處,為什么不趁著年輕任性一回呢?她工作了三年,沒有半點成就感,對119中也沒有半點歸屬感。
梁坤給李茜畫了一張大餅,讓兩人徹底成了一隊。李茜答應介紹母親幫他補習薄弱的數學,他則幫她說服父母,今年辭職去開店。
這樣一來,梁坤不但能完成黃色任務,還能得到實際的好處。李茜的母親劉亞萍之前在119中教數學,剛剛退休一年,教學經驗豐富,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。
梁坤其他科目可以自學,數學需要找人開小灶,否則無法快速提升。他可以看書背過所有公式,想要學好卻需要將公式融會貫通。理科的關鍵在于刷題,解不出答案靠自己摸索浪費時間,有人講解省時省力。
而且,梁坤準備周末叫上妹妹梁爽一起補課,梁爽作為理科生,數學只是中等偏上的水平,想過一本線數學成績不占優。
梁坤的提議讓李茜無法拒絕,因為他已經注定考進名校,未來李茜會有一個厲害的人脈,說出去面上都有光。發展人際關系是梁坤說出來的,更讓李茜高看他一眼。明明他差幾個月才到19歲,一些想法卻比她這個當老師的更成熟。
俗話說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,誰不想結交一些有本事的人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