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在宿舍過夜,四人聊了幾個小時,很快熟絡了起來。
很多宿舍會按年齡排出老大、老二、老三、老四。401宿舍沒搞這一套,不合適。
梁坤才剛過了19歲生日不久,在宿舍里按年齡是老三,舍友們卻不敢認他做弟弟。他的氣質一看就是做慣了大哥,叫他“坤哥”準沒錯,其他人互相叫名字。
關鍵梁坤很能打的事上過新聞,人們面對強大的人時往往會感到有壓力。舍友們還不了解他的性格,也怕惹惱了他。
次日早上,輔導員黃剛來宿舍和學生們打招呼,也在梁坤所在的401聊了一會兒。
燕大的華文系近二十年來一直沒有擴招,每年穩定在80-100人,視每年考生水平上下浮動。燕大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轉專業,華文系每年大概轉出去4-6人,轉進10-15人。所以老師只要用心,可以認識所有同學,狀元肯定是需要重點培養的對象。
黃剛本有點擔心梁坤是問題學生,畢竟他是燕大學生中唯一在高中身背記過處分的,還接受采訪噴人。結果見面后他對梁坤的印象還不錯,安靜低調,似乎脾氣很好,只是對他的態度不冷不熱。
大學里,無論在生活中,還是在學習上,輔導員都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多幫助。此外,輔導員還掌管著評選獎學金、優秀學生、優秀學生干部的權限,如果學生想要獲得這些獎項的話,最好和輔導員搞好關系。
梁坤卻沒打算和輔導員走的太近,他對自己的頭腦和技能有絕對信心,學習成績差不了。他畢業后也不會去打工,用不著老師幫忙找地方實習。比如他想成為作家,靠黑科技潛意識魔鏡就行。
學校里能得到的好處太小,梁坤根本看不上。當班干部這種事,他更是半點興趣都沒有。他有任務才會幫助人,當個班長主動幫輔導員分憂?那有什么意義?
等黃剛走后,梁坤乘坐公交車去了科技大學找梁爽。
兩人在附近的小商品市場買了一些日用品。洗發水,梳子,小鏡子,毛巾,牙刷,牙膏,刷牙缸,水杯,肥皂,香皂,洗衣粉,晾衣架,換洗的衣服,水果刀等等……梁坤把想到的東西都買了。
他們還辦了兩張青春物語手機卡,在各大高校范圍內打電話便宜,每月10元可包500條短信。買了卡后他們立即給家里發了短信表示一切順利,并說了接下來要軍訓的事。
王秀英打字比較慢,斷斷續續的也說了家里的情況,兒女離家后他倆在物資庫生活沒任何問題。爺爺、奶奶那邊更好,梁國泰的粽子生意還是很賺錢。
當梁爽把東西帶回宿舍,舍友們又紛紛感慨梁坤細心,是個好哥哥。這次梁坤并沒有幫她送東西,一個大包她自己提回來的,舍友們還佩服她的身體素質。
半年來梁爽經常跟著梁坤鍛煉身體,加上夏天出去賣粽子,曬的皮膚有點黑。她氣色卻比原來要好得多,一看就是個身體棒棒的元氣妹。很多女生擔心軍訓吃苦,她卻毫無壓力,盡管這是她第一次出遠門。
16日,燕大軍訓開始了。新生們并不是在學校的操場上踢踢正步,唱唱軍歌那么簡單,而是要去軍事訓練基地。昨天學校已經發放了軍訓服裝以及相關用品,并召開了大會,鼓舞新生的士氣。
軍訓時間是兩周,校方表示現在這批新生很幸運,并舉了例子。1889-92屆燕大本科新生有過軍訓一年的經歷,要5年時間才畢業。燕大的軍訓地點還是常山陸軍學院,被稱為華國的“西點軍校”,非常嚴格,十分考驗學生的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