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有人都能聽出她的威脅之意,張口閉口說梁坤是丟燕大的臉,如果他不道歉賠錢,她就要告上法庭,絕不放過他。
由于張建華鬧的動靜太大,很多學生停下看起了熱鬧,聚集的人越來越多,其中還包括一個老師。來這個食堂吃飯的人都不怕食物賣光,餐廳很大,一直到很晚都有東西供應,最多選擇少一點。
張建華自認為是個慈母,發誓要為兒子討回公道。
她面對有錢有勢的人時總是笑瞇瞇的巴結討好,遇到比自己弱的人有仇沒仇都想踩上兩腳。徐亮的性格基本和她一個模子刻出來的,都是笑面虎。
今天,她展現出了彪悍的一面。
在華國傳統教科書和儒家思想的教化下,人們一直信奉的是“有理不在聲高”這種非常傳統的觀點,很多人也是這么做的。張建華卻從來不信這一套,她認為這種傳統思想害人不淺,容易吃虧。
很多人不善言辭,遇到和別人觀點不同的時候,喜歡用沉默來對待,根本不屑與之辯論。他們認為“黑的就是黑的,白的就是白的,時間會證明我才是對的”。
其實在職場和生活中,這種做法是非常吃虧的,容易被人顛倒黑白。因為旁人未必知道發聲的人是胡說八道,他們會相信聽到的話。
張建華就擅長做這種事,就算沒理也經常靠尖叫壓制對手,往往氣的人干瞪眼。
三個舍友都擔心的看著梁坤,尤其是劉可,他覺得是自己害梁坤惹上了這種難纏的人。如果他沒有去拳擊社報名或者提早幾天退社,就什么事都沒了。
孫睿則好奇的看著梁坤,想知道他如何反擊。他看起來依然淡定,胸有成竹。
張建華說累了,停下后,梁坤緩緩的走到了場中。
他看也不看張建華,忽然“馬咆哮”附體,吼道:“大家別聽她的一面之詞,她的兒子徐亮根本不是好人,難道大家不想知道這件事的前因后果嗎?”
一個“根本不是好人”的大帽子直截了當的扣在了徐亮頭上,梁坤吼的張建華呆立當場,如鯁在喉。她剛想反駁,梁坤就介紹起了早上發生的事,聲音很大她根本攔不住。
她體會到了什么叫“社會我坤哥,人狠話又多。”什么叫“以其之道還施彼身”!
“有理在于聲高”這個道理,梁坤小學的時候就懂了。他一向是能動手就不BB,但遇到不能動手的情況時,他的嗓門比誰都大。
和他吵架?找他的茬?他無論用鍵盤還是用嗓子從沒怕過誰,全名“梁-埃米納姆-坤”的他從小到大就沒消停過。就算他的小名“坤坤”,那都是擅長RAP的存在。
“我最看不慣的就是到處都有校園霸凌,我覺得這些施暴者就該倒大霉,被人加倍奉還。我不知道有多少弱者敢于反抗暴力,而不是期待著別人幫忙,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一點曙光。因為他們沒有勇氣,他們不知道什么是發火,他們挨打時甚至不知道該站著還是跪著。”
圍觀者全傻眼了,好多人嘴巴張成了O型。梁坤的嗓門大到什么程度?簡直整條街的人都能聽見他吼,餐廳里吃飯的人在窗邊的都伸頭往這邊看。
張建華被鎮住了,不知道如何插話,插話別人也未必聽得見她的聲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