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斯坦丁對梁坤佩服的五體投地,即使他華語水平有限,沒有理解全部內容,也知道這本書寫的很好,能把人看哭。
最大的悲劇在于,里誰都不是真正的壞人。李杰因為愛為前女朋友擋子彈為悲劇埋下伏筆,為搶了弟弟的女朋友“贖罪”捐獻心臟救劉念,有情有義的人因為有情有義而死。說好的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呢?
徐珍珍冷靜下來,也想到了這個問題。梁坤寫的虐到了極致,似乎有成為經典的潛力。《第一次親密接觸》也是靠悲劇結尾打動人,和《對不起我愛你》一比就不算什么了。
這個時期的電視劇,普遍以苦情戲碼居多,梁坤制造了一枚重磅催淚彈。光是近幾年韓劇的三**寶:車禍、失憶、治不好,它就占了倆,這能不火?
徐珍珍想了想,說道:“明天約梁坤出來吃晚飯吧,讓他請客吃大餐。我準備讓我爸媽看看,給他介紹個好出版社。這拿去投稿肯定能出版,但他自己談稿酬是很難談高的。”
康斯坦丁笑道:“他腦子到底怎么長的?他是平時在課堂上開小差寫出的這個。華國我看了不少,情節都有些跳,他這個故事寫的太順了,環環相扣。”
徐珍珍嘆道:“不只,他好像談過很多次戀愛似得,感情故事寫的太好了。李杰故意接近林文婷,誘惑她的那些方法,他要是沒談過戀愛怎么能想得到?該不會他在高中時是個花花公子吧,我是不是該提醒糖糖別被騙了。”
康斯坦丁笑道:“石頭明顯是按糖糖為原型寫的,怪不得他喜歡她,遇到了自己女主啊。”
他倆圍繞著越聊越起勁,只看一遍就記住了很多情節。這可以直接證明寫的有多成功,他們都看進去了。
的劇情很連貫,和梁坤的改動有著直接關系。原版韓劇并不是很連貫,互動情節很少,人物卻太多了。
原版人物設定就有些區別。
武赫的母親在年輕時愛上了一個有婦之夫的導演,剛生下武赫姐弟時就昏死過去了。是武赫的外婆為了自己女兒的名聲讓大川(恩彩的爸爸)把孩子抱走了,大川為了讓日后有相認的信物就把刻有“永遠”和“在一起”的戒指放在兩個孩子身上,把他們兩姐弟放在了孤兒院的門口。
這樣寫就涉及一些很不和諧的話題了,比如這個外婆是不是腦子有病?要是沒血緣關系的司機、經紀人沒人性也就罷了,怎么親外婆也這么沒人性?是女兒的名聲重要還是孫子、孫女重要?
這個外婆把親生的孩子扔了,眼睜睜的看女兒收養了一個沒血緣關系的孫子寵著,她竟然沒再找人把這個養子扔掉?她不是很擅長扔孩子的嗎?
更離譜的是,韓劇里有個老頭收養了武赫的姐姐和外甥,知道武赫媽很多的事。老頭的妹妹是武赫媽情夫的老婆,他要報復武赫媽,因為武赫媽搶了他妹的老公,害她妹抑郁病死了。他的報復計劃,是出本書揭發武赫媽的一切。
問題來了,要報仇他怎么不找出軌那男的呢?
有沒有搞錯?故事里說過武赫他媽是被拋棄的人,結果后腳原配病死了?那以武赫外婆做事的尿性,還不得立即把孩子從孤兒院抱回來,帶著女兒去找大導演當正妻?
武赫爹從頭到尾沒出現,媽如果真害死過人也不無辜。姐姐怎么弱智的,孩子是誰的也沒提,這條支線除了狗血以外對于主線劇情沒任何幫助。
另外還有恩彩的姐姐、妹妹,幾個狗血人物割裂了劇情,分走了主角的戲份,導致主角們互動變少,內容不夠豐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