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天晚上,梁坤又上了多家媒體的新聞,而且包括央視新聞。
央視在報道時,用了梁坤吹笛子的視頻,并給了他一個大特寫,提到了他的名字。
“首屆華國民樂大賽初賽火爆進行中,燕大出暢銷書作家梁坤成為今日黑馬,用一首原創曲子《知否知否,應是綠肥紅瘦》驚艷全場。”
新聞的時間很短暫,依舊讓燕大師生們驚嘆不已。很多人都關注著他,準備看15日的復賽。
梁坤在大一的第一學期就上過兩次央視新聞了,還不包括他在高考后的采訪。而且只要他下一輪復賽不被淘汰,接下來可能經常在央視露臉。
燕大每年都能為國家培養一些人才,家里本來就有錢的富二代也不少。但有錢不代表有名,今年經常上電視的只有梁坤,他出盡了風頭。
燕京衛視的晚間新聞同樣放了梁坤吹笛子的視頻,只需一小段就能讓人感受他的實力。
“燕大才子梁坤獲得初賽首日最高分,強勢殺入復賽,他的隊伍有望成為本次全國民樂電視大賽的最大黑馬。”
泉城的齊魯頻道也派來了記者,節目同樣放出了梁坤比賽的視頻。
“靈感源于李清照《如夢令》的原創神曲爆紅,梁坤的暢銷之后,又在民樂圈子闖出了一片新天地。”
齊魯電視臺是最早報道梁坤新聞的媒體,一直關注他的現狀,也采訪過他的父母。后來的事證明這個做法很明智,他們不斷的在梁坤身上挖新聞,泉城觀眾買賬,收視率很高。
在影后鞏莉之后,泉城已經好多年沒有出過大牌明星了,泉城老百姓們喜歡聊梁坤的事。梁坤雖然不是娛樂圈的人,卻比很多電視明星的名氣都大。
報道梁坤新聞的紙質媒體更多,遍布許多城市,只要關注民樂大賽的基本都提了他一句。
有人歡喜,就有人難受。
之前有不少學音樂的藝術生等著看梁坤的笑話呢,不但沒有看著,還把自己搭進去了。
那些喜歡背地里念叨梁坤、說他不行的人,現在開始被身邊的人念叨了,比之前燕大華文系那些說梁坤不好好學習的人還慘。
因為同樣是羨慕嫉妒恨,他們嘲笑梁坤時不是一個力度了。此前他們越鄙視梁坤,現在就越被人鄙視。初賽的原創曲子一出,梁坤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,而他們證明了什么呢?
不行的人能在大學一年級靠吹笛子上央視新聞?能在初賽拿最高分晉級復賽和民樂大佬們同場競技?
你說他不行,你行你上啊!你有什么了不起啊?
我就不上,我就BB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