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坤直接舉了個欺世盜名的例子,裘千丈和孿生兄弟裘千仞比,功夫不值一提,就是個大忽悠,而且臉皮奇厚無比。
記者問:“那你認為,什么樣的音樂是最好的?”
“無論歌還是純音樂,我一直認為好聽才是最重要的。能讓人們愿意反復聽,能給人們帶來愉悅心情的就是好音樂。”
記者們都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,銷量好的專輯,可不都是好聽的嗎?
梁坤接著說:“我搞不懂為什么一些人非要把一首簡簡單單的曲子神化,難道評判音樂的好壞是從其使命感、宗教哲學意義出發,而不是音樂本身的質量嗎?當然,如果曲子能融入一些內涵更好,我總決賽要演奏的曲子名叫《九州同》,我保證充滿正能量。”
在場的人都服了,全都能看出梁坤是在給自己打廣告。
前幾輪演奏什么他保留懸念,從不提前對外公布,明天總決賽他卻先曝出了曲目,而且還說有內涵,這不就是為了讓人們感興趣嗎?
之前他說好聽最重要,說噴他的人跟不上時代潮流,所有的話都在為明天的比賽做鋪墊。他的話可以讓自己的隊伍獲得更多年輕觀眾的支持,為明天爆冷奪冠打下基礎。
成名的演奏家們年齡是一大優勢,尤其總決賽里。梁坤如果說話低調,冠軍直接就分給資歷老的選手了,年輕人以后還有機會。
華國的音樂圈子一直有黑幕,看看流行音樂每年的獲獎名單就知道了。梁坤不說話冠軍肯定沒戲,拿亞軍都難,主辦方很可能給他個第三名。
大凡音樂獎項都是為了獎勵某些音樂人在一年中的表現,所以越是有公信力,歌手越是重視。可在內地這塊貧瘠的音樂國土上,音樂獎項似乎失去了原有的宗旨,頒獎的目的已經變成得獎的歌手拿到勞務費,借此宣傳自己。
一位藝人經紀告訴記者,音樂盛典“亂”正常,不“亂”才不正常。“基本上就是個草臺班子,如果不是CCTV的名號,能吸引那么多明星來嗎?同時也正是因為有CCTV的參與,讓這場音樂盛典‘亂’得不行。”
評獎實為“分豬肉”,歌手和主辦方交易明顯。
現在還不算太黑,過幾年就黑的離譜了。2003年9月CCTV-MTV音樂盛典內地年度最佳男歌手,獲獎者是陸易。2005年華國原創歌曲總評榜音樂大典,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,獲獎者是李香。
這玩意你敢信?他倆別說代表作了,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這倆人唱過歌。
梁坤先把話發出去,到時觀眾只要覺得他的原創曲子最好聽,就會站在他這一邊。評委們迫于壓力也許會給他高分,讓他的隊伍成為冠軍。
如果最后他沒得到冠軍,原創輸給了大佬們演奏的名曲,出新聞時肯定會有不小的爭議。梁坤只是少拿個冠軍獎杯而已,照樣會紅,兩個紅色任務也能完成。
那樣民樂想要崛起,恐怕得多等幾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