選大公司當然有好處,但梁坤不確定環球唱片是否重視亞洲市場。
可以肯定的是,他不會來香江發展。
香江娛樂圈整體走下坡路已是不可避免的了。《無間道》是救市之作,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說是謝幕之作。把一群明星湊到一起拍個三部曲,然后大家散伙,香江電影打出GG。
香江樂壇的影響力也大不如前,不是梁坤一個人的蝴蝶效應能改變的。四大天王有三個幾乎不唱了,只有張學友繼續活躍。
2000年后有名的男歌手不多,主要靠李客勤、陳義迅、古巨*等人撐著。
最受歡迎女歌手年年都是容組兒,她的代表作不多,以至于頒獎禮被懷疑有黑幕。其實不是她厲害,對手太少才是主要原因。
這種環境下他來香江干什么?好處不見的有多少,還得看人臉色行事。公司安排一堆商業活動,他不愿意參加怎么辦?
一想到加入公司有可能失去自由,梁坤就感到頭大,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東西就是自由。
他可以加入一個公司,得有足夠的話語權,要決定自己的命運,而不是變成扯線木偶。連外星黑科技系統都控制不了他的行動,普通人更不行。
譚詠麟評價說:“像你這種嗓子,只要學會唱歌技巧必火。你對氣息的控制已經很好了,幾乎聽不到換氣聲,這是天生的嗎?”
“不是天生的,應該是練嗩吶、笛子的緣故,那些樂器也需要控制好氣息。”梁坤沒有白練民族樂器。
譚詠麟點了點頭。“難怪你能拿到民樂比賽冠軍。”
稱贊一個歌手的唱功,“聽不到換氣聲”是一個非常高的評價。人的生理結構決定了呼吸的必要性,正常人說話都要帶有喘氣聲,有些歌手卻能在旋律激昂的歌唱中,將氣息處理地近乎沒有。
嚴格意義上來說,歌手唱歌時是不能有換氣聲的,過于明顯的換氣聲音會破壞歌曲的連貫性,從而影響美感。在沒有修音、講究真唱,還需要灌制黑膠唱片的年份,作為一個歌手,唱歌的技巧和功底是必考項目,換氣的運用也只是基本功。
當然也有例外,許茹云的“云式唱腔”直接就是以大喘氣著稱的,唱的好聽就有歌迷。
譚詠麟說梁坤現在的唱法就是對的。他是用鼻子吸氣,然后直入丹田,這種氣息運用技巧常用于美聲和戲曲的唱法之中。不過他還得汲取各種唱法精華,通過對技巧的千錘百煉增加自身優勢。
兩位大佬先給梁坤講了講唱歌的基本功,然后點歌一邊玩一邊做示范。他們也會選歌測試梁坤的能力,聽他唱不同的歌,幫他找一條適合發展的路。
期間趙雪曼也唱了幾首,嗓音雖然甜美但是氣不夠、聲音太小,直接被校長判定為沒前途。她只能羨慕著梁坤,坐在一邊吃零食打醬油了。
三個小時后,他們都表示梁坤前途無量,簡直具備了成為頂級歌手的一切自身要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