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重生者,知道這種和風的民樂在日本一定會紅。其他人的眼光可沒這么超前,音樂圈子里幾乎沒有看好他的人。
哪怕“梁粉”們,都覺得梁坤這次在日本恐怕會吃癟。支持他的人并不是看好他,而是希望他的銷量不要太難看,祈禱奇跡發生。
7日出了新聞,一直到10日,沒有一支搖滾樂團到燕大聯系梁坤,這份工作無人問津。
明明有許多新聞報道,曝光率很高,大家卻默契的選擇了忽略這件事。孫睿暫時客串梁坤的經紀人,留了電話號碼,沒人給他打電話。
打什么電話啊?網上評價口風一邊倒,哪怕對這個工作有興趣的,在燕京有點名氣的樂隊,也等著梁坤主動聯系他們呢。等人找上門來,梁坤就得給樂隊的人更多酬勞。
有些人太高估自己了,2000年后新組建的樂隊,梁坤一個也不認識。那些半地下性質的樂隊,大部分連張EP都沒有發行過,只在一個小圈子里有點名氣。
就算梁坤聽說了這些樂團,他們哪有那么大的面子,能讓梁坤親自去請?
之所以只能做地下樂隊,就因為他們的水平不夠高,梁坤還怕到時配合不好,搞砸了。
梁坤組隊的事不順利,有不少人幸災樂禍,特別開心。在全國大賽時看梁坤不怎么順眼的一群演奏家們,紛紛站出來說風涼話了。
“梁坤是異想天開,看女子十二樂坊紅了,上了春晚,就也想用民族樂器來演奏現代音樂。但女子十二樂坊人多啊,一群美女演奏的還是經典曲子。梁坤是搞原創,還是和風。他一個華國人有那么容易迎合日本的聽眾嗎?”
“只是四個人組隊去演奏民樂,人太少了,他們根本就開不了音樂會。民樂配上搖滾樂的想法太胡鬧了。我想梁坤是出名太快,最近有些得意忘形了。他只是隱約有一個靈感,就急于進行嘗試,準備時間太短,他肯定會失敗。”
“最后他能不能出專輯還不一定呢。他都找不到合適的人搭檔。到時候表演如果沒法讓對方滿意,日本人又不傻,為什么要浪費人力物力來捧他呢?”
“一個不到20歲的年輕人,竟敢說我國經典的民樂曲目是守舊?聽的人再少,國粹也應該傳承下去。像他那樣瞎搞,根本就不是民樂了。”
知名演奏家們一出來評論,不了解民樂的網友們對梁坤更沒信心了。
《九州同》、《水龍吟》這兩首倒是公認的好曲子,梁坤卻明確表示了這兩首不會放在日本發行的新專輯里,只是開音樂會的話會演奏。
為什么有好曲子他還不用呢?這不難理解,他打算把公開表演和專輯區分開。
一張專輯也就十首歌,他想盡量保持風格一致。用流行、和風元素的曲子出一張專輯。音樂會不同,是可以搭配著來的,需要更多花樣。
民樂圈子里看好梁坤的人也是有的。
10日中午,一位民樂大佬聯系了他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