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好,方老師。”梁坤接起電話,客氣的問了聲好。
全國大賽上兩人互留了電話,梁坤看到名字后也有點興奮,他沒想到方錦籠會主動打電話給他。這個節骨眼打來電話,八成是想和他組隊刷日本副本啊。
方錦籠笑道:“你可別叫我老師,我受不起,看的起我叫方哥就行。我虛長你幾歲,但你在樂壇的名氣可比我大多了。”
虛長19歲,真是個尷尬年齡差距。不過梁坤一點不這么覺得,他管劉德華都叫哥叫的很順口,華哥大他21歲呢。
而且梁坤兩世為人,心理年齡和現在的方錦籠是差不多的,同齡人。
“那我不客氣了,方哥給我打電話,是為民樂表演的事吧?”
“是啊,我想問問,你夏天去日本的隊員名單定下來了嗎?”對方開門見山,方錦籠也沒再說客套話。
“你加入的話,民樂隊伍就定下來了。你的琵琶彈的太好,一個頂倆,我覺得沒必要再加其他人了。”梁坤直接拍了個馬屁。
他說的也是事實,方錦籠的琵琶水平是國內公認的第一。他是國家隊的選手,原本隊伍里的王芳彈琵琶和他沒法比。
“那算我一個,我非常贊同你的一些想法。音樂如果不好玩的話,就沒意思了。”方錦籠笑道。
“哈哈,我們會讓全日本樂迷震驚的。”
方錦籠很佩服梁坤,底氣太足了。如果讓他做領隊,絕對不敢說這種大話。
他在日本表演過,小舞臺,小音樂廳,僅有幾百名觀眾。他心里想的成名和成功,和梁坤想的絕對不是一回事。
方錦籠深吸了一口氣,問道:“艾回公司邀請你,是想讓你開一場什么級別的音樂會?幾百人還是上千人?”
梁坤上次和濱崎步通電話時聊過這個話題。濱崎步讓他多準備曲子,到時爭取開一場萬人音樂會。
他是以這個為目標做準備的,到時打算演奏30首以上的曲子,在日本直接創造一個關于民樂的傳說。百人?千人?如果是這種小地方表演,他就懶得去日本了。
梁坤笑著回答:“應該是大型音樂會,至少能容納一萬人那種場館吧。具體的還沒有商量好,我們去了日本要先練習一段時間。我會參加濱崎步的幾場演唱會,先在日本觀眾面前混個臉熟,為音樂會和出專輯預熱。”
方錦籠拿著電話,表情呆滯。
這貨真的和濱崎步只是普通朋友嗎?如果沒人幫他說好話,艾回公司怎么可能這樣捧一個華國人?
方錦籠猜到了真相,濱崎步真的在公司幫梁坤說了很多好話。
社長松浦勝人也很給濱崎步面子,而他在聽了梁坤的錄音后,確信梁坤真的很有才,簽他是一定會賺錢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