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2日,西班牙3比1擊敗斯洛文尼亞取得開門紅,孫睿很高興,但他高興不了太久。
6月4日,梁坤等五人一起觀看了華國男足的比賽,對手是哥斯達黎加。這是全國人都關注的比賽,梁坤知道結果,但不看的話會被懷疑,只能跟著看一遍了。
賽前,華國足協提出了2002年世界杯的目標:“進一球、得一分、贏一場”。
對于小組賽的三個對手,華國媒體普遍認為華國男足有望拿到4分,戰勝哥斯達黎加、平土耳其、輸巴西。這樣如果巴西三戰全勝,華國隊就有希望晉級。然而比賽結果呢?十年后看來,足協和媒體的人想法真的是天真爛漫!
正因為梁坤是個足球迷,懂球,所以他早看開了,不對華國隊抱有任何希望。他也沒考慮做職業球員,感覺那條路走不通。
很多事,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。
他高中時踢足球確實不錯,身體素質勁爆。可如果沒有圈內人介紹他去職業隊試訓的話,就算他實力比得上曼城名宿孫季海,都未必能踢得了甲A聯賽。足球圈子是講規則的,并不是你有才華就一定能施展。
在華國足球圈,潛規則特別多。
而華國男足國家隊就算神也帶不動,他們的缺點包括鋒無力,中場無力、后衛無力和足協無力。國足幾乎全是弱點,唯一優點大概是主教練米盧蒂諾維奇。這位“神奇教練”世界杯后卻成了千夫所指,為失利背黑鍋離職了。
米盧離開時,許多球迷給他冠上了“國際騙子”的罵名,他們堅信華國隊本應該在世界杯上走得更遠。而在米盧離開后的十幾年時間里,華國的經濟有了翻天覆地的增長,足球卻再也沒能達到2002年時的水平。
米盧在的時候,球隊陣容都未必由他說了算,足協一群“鐵血”的官員頂在前面呢。
他們是怎么做的呢?他們把經驗豐富的老將李明、申斯、謝輝,今年的“華國足球先生”鄭志等人統統排除在外,讓在魯能隊大部分時間做替補的后腰高僥入選了國家隊。
足協解釋說高僥就是國家隊需要的那種人才,至于作用是什么誰也不知道,因為他坐在板凳上一分鐘也沒踢,還沒隊醫帶去的膏藥有用。
你不服不行,有些能做決定的大佬們就這么沙雕。哪怕后來抓了幾個進監獄,再上來的人還是這種玩意,甚至還不如以前,至少以前的大佬沒讓球員們去練叉腰肌。
梁坤喜歡足球,以后有錢了會考慮去英國投資,買一只英超球隊玩玩。自己踢足球就免了,進國家隊配合一幫豬隊友外加看大爺們的臉色做事,最后為失利背鍋?他沒有自虐傾向。
蝴蝶效應并沒有發生,華國男足0比2輸給了弱旅哥斯達黎加,0比4輸給巴西,0比3輸給土耳其,三場0進球失9球成為了本屆世界杯第二差的球隊。
最差的球隊是沙特,首場就被德國干了個8比0,之后0比1輸喀麥隆,0比3輸愛爾蘭,進0球丟12球。
康斯坦丁郁悶了,他支持的法國隊也在小組賽就慘遭淘汰。同樣出局的還有南美區預選賽表現最好的阿根廷隊。
理論上阿根廷和法國整體實力超強,博彩的賠率也一直很穩,國外許多媒體都預測決賽是法國和阿根廷。亨利2001年接受采訪時也說進決賽的將會是法國、阿根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