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耳返”是行話,這個東西叫“返送耳機”。
對于歌手而言耳返作用很大,在大型演唱會現場有雜音,耳朵不好的歌手往往聽不清或聽不到自己的聲音,需要耳返來監聽自己的聲音是不是走音。
歌手也有可能聽不清伴奏,耳返會把伴奏送到歌手耳邊。演唱會現場的場地太大,還可能出現聲音延遲,就是歌手聽到伴奏時已經晚了半拍。所以,用耳返把伴奏送到歌手耳邊保證他們不會唱錯拍子或嚴重走音。
梁坤微笑道:“習慣了,放心吧,我不會出問題。”
他不是狂妄自大,之前在體育館彩排過一次了,系統的訓練輔助比耳返更有用。他練歌的方式和其他人不同,靠感覺就能找準節奏,耳返只是加個保險。
在旁人看來,他的自信心超強,是天生的歌星,完全不像新人。
梁坤的底氣來自實力,自從他的“歌唱技能”達到A級,實力遠勝一般歌手。
準備好后,梁坤和濱崎步一起出場了。
在開唱之前,濱崎步先介紹了梁坤寫的言情,然后說起了他為寫的主題曲。她順便提到了王霏,說王霏是她很喜歡的一位歌手。
兩人的主要市場不同,一個在日本,一個在華國,并不是競爭對手。濱崎步先捧王霏幾句,表示很喜歡這首歌,然后要和梁坤合唱日語版,歌迷們聽完介紹就被勾起了興趣。
日語版歌詞竟然也是梁坤填寫的,這是最大的噱頭。
梁坤用流利的日語和現場歌迷們打了招呼,并稱贊了日本的音樂產業。臺詞是事先準備好的,他的言論沒什么問題,華國同胞不能以此質疑他不愛國,因為他說的是事實。
華國音樂一直被認為遠遠差于日本音樂,無論是通俗純音樂還是流行音樂或者古典音樂。沒辦法,日本樂壇的優秀創作者太多了。
最直觀的表現,是日本樂壇有時出現了一首很驚艷的歌,作詞作曲的人寂寂無名。反觀華語樂壇,音樂市場比較極端,沒有名氣的人完全沒飯吃,音樂市場過分偶像化,正版意識薄弱,音頻技術落后,這是嚴重的問題。
日本音樂和華國音樂的對比,不是天王天后的對比,而是大環境的對比。大牌只有那么幾個,兩國的大牌數量也許差不多,但他們不可能滿足歌迷所有需求,聽眾更多的是面對那些沒有名氣的人,那些渴望認同的人,那些沒有資源的人。
在日本,樂壇新人顯然有更大的機會出人頭地,濱崎步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。她沒有任何背景,還是貧窮的單親家庭出身,今天卻成為了亞洲天后。
現在,梁坤說日語讓歌迷們產生了好感。他不但日語流利,口音還很性感,其他來日本發展的華國明星,都做不到這種程度。
掌握一門外語是容易讓人產生好感的,東北話十級的福圓愛在華國就很受歡迎。
很多日本歌迷和身邊的朋友聊起來了。
“梁坤太帥了,新聞說他是天才,認識濱崎步以后才開始學日語,幾個月兩人溝通就已經沒有任何障礙了。”
“他的寫的很精彩,肯定會被拍成電視劇。新聞說他的新書是關于盜墓冒險的,銷量比《對不起我愛你》還高,我們這里怎么還不引進,沒人翻譯嗎?”
“兩人相貌挺配的,就是身高差太多了。ayu站在梁坤身邊就像個小孩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