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坤打算包30個小籠包,其他人也能嘗嘗。
老板娘開始以為他是要展現對女友的心意才提出下廚,廚藝肯定稀松平常,是年輕人瞎胡鬧。可梁坤快速找好了材料,兩人看他的眼神就變了,他真的非常專業,每一步都專業。
雖然這里沒有高湯、沒有肉凍,但梁坤知道不用這些東西的簡略灌湯包做法。他在家里經常摸索,還和潛意識溝通,經驗豐富。
兩口子看梁坤做飯,很快就入迷了。
他和面、醒面、壓面、搓條、摘胚、揉胚、搟皮、包餡、烹蒸,所有步驟一氣呵成。他包出來的包子大小幾乎一樣,像機器一樣精準。
老板經營了這家店許多年,做飯同樣很快,味道卻一般。他的早餐包子打的是薄利多銷的旗號,結果都賣不多。他感覺如果自己有梁坤的水準,一定能賺很多錢。
不用嘗他就相信這包子很好吃,因為梁坤的做法充滿藝術感,就像干了幾十年一樣。他用小小的皮去包大大的餡,老板忍不住提醒他也許會漏,結果他包的非常嚴密,而且漂亮。
他的包捏手法是有秘訣的,折褶要有14個以上,老板和老板娘都看傻眼了。
他們一直關注著濱崎步的新聞,當然也認識梁坤。
新聞上說梁坤是華國新星,考上名牌大學,寫的暢銷,在日本發行專輯銷量不遜濱崎步……他怎么廚藝也這么好?
而且看他的身高和身材,更像是模特或運動員。
忙活完了以后,梁坤把包子蒸上,坐回了座位,拉面已經做好送上來了。
他嘗了嘗這里主打的拉面,味道果然普通,就是私營小店的水準。他隨便做一種面就比這里的好吃,要是讓他點評的話,就像史蒂芬周點評雙刀火雞的雜碎面一樣,全是缺點,失敗中的失敗。
濱崎步小聲問:“包子還要等多久啊?”
“十五分鐘,一會兒你就知道值得等了。”梁坤聊起了吃小籠包的正確方式和時間。
一坐下來就端上桌的小籠包有些已經在漫長的等客過程中被蒸爛,湯汁干癟,甚至皮都破了,失去了應有的靈魂。
如果蒸熟后就在一邊放著的也不好,濱崎步經常吃的就是那種,涼了。她吃小籠包還喜歡一口悶,都是不對的。
等時間到了,梁坤做的小籠包端上來,一開籠就讓人移不開眼睛,色香味俱全。
涼了一會兒,梁坤表示可以吃了,太早會燙到舌頭。
他給濱崎步示范了正確的吃法。拿個小碟子接著,輕輕提,慢慢移,先開窗,后吸湯。
自然新鮮的汁水是其精髓。吃小籠包可先在底邊上咬破一小口,吮吸兩口汁水,然后再吃包子咀嚼品味,如此既可盡享美味不至浪費,也可防止汁水溢出,弄臟衣物。
根據每個人的口味不同,還可以往咬出來的小洞里加一點醋,再品嘗。
濱崎步嘗了一個,驚喜道:“簡直好吃到不知道怎么形容,你太厲害了。我以前虧大了,認識你這么久,竟然不知道你會做這個。”
“喜歡的話我以后經常給你做,我做這類小吃比做主菜更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