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坤曾經很眼饞鋼琴技能,如果說只能練一種樂器的話,鋼琴會是他的首選。在民樂方面取得了成績后,他漸漸把學鋼琴的事拋在腦后了,沒想到有天會忽然出現。
有了喜歡的技能當然要練,梁坤覺得家里客廳有點寬敞,該買臺鋼琴放著。
民族樂器和吉他也有輔助,他放在了后面,興趣不大。鋼琴看起來更好一些,被很多人稱為樂器之王。
梁坤有音樂學院的熟人,買鋼琴不用擔心被坑。王芳介紹了一個朋友,梁坤選了一架打折后還有50萬的施坦威三角鋼琴。
他想把技能練好,就不能買差的琴。用不正規的琴學出來的水平永遠是不正規的,事倍功半。他的笛子、二胡、嗩吶也都買了高級貨,在樂器上的花銷不少。
決定學鋼琴后,梁坤白天又開始請假,去華國音樂學院聽課。
普通人想到音樂學院旁聽幾乎不可能,梁坤卻可以,學校的領導很歡迎他。他去日本前在音樂學院練習,給學院增色不少。這是可以起到廣告效應的,還不用付他廣告費。
梁坤很快就學會了基本功,回家常練。
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。就算是天賦異秉的鋼琴天才,想要成為大師級別的鋼琴家,也需要每日苦練最枯燥的基本功。比起花哨的曲子,扎實的基本功練習更能為人打造一雙靈活的鋼琴手。
梁坤有系統輔助,練基本功是開掛的速度,一周時間就很好了。其他鋼琴初學者遇到的一些難點,手指的動作之類,對他來說都很簡單。
因為他懂其他樂器,練出了超強的樂感,鋼琴學的特別快。
樂曲最終是要通過彈奏來表現出來,彈得快并且很流暢,往往被很多人認為這個人應該具有極強的實力。實際上,彈得快、流暢只是一個表象。
流暢只是彈奏技巧,這種技能靠機械性練習就可以做到,而如何把作品的意境和情感很優美地表達出來,要看演奏家的樂感和天賦。同樣有技巧,有的人彈得粗俗膚淺,有的人彈得深刻感人!
很多學琴的人以為把手指練得飛快就會變成第二個朗朗,其實5-10年過后,只不過是多了一批“光彩的手指”而已,這與成為藝術家相去甚遠。所以華國那么多人學琴,只有朗朗排進了世界前十名。
梁坤不知道自己能走到哪一步,他用一個月把有幾首曲子練的特別熟。將來他和濱崎步再合作的話,可以彈鋼琴伴奏,是個很好的噱頭。
他急于練鋼琴是為了在中韓歌友會上出風頭,已經準備好合適的節目了。他會在歌會上演唱大受歡迎的《暗香》,還準備唱一首韓國歌,自己填詞的韓語版《雪之花》。
因為這首歌很出名,他聽過無數次,和潛意識溝通后就寫了出來,順便學了一點韓語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