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來兩國合作的機會越來越多,韓國人看好華國市場,很多演員渴望到華國發展。張娜拉2004年就把事業重心放到了華國,不過后來因為一句“華國錢好賺,缺錢了就去華國”惹怒了許多觀眾,慘遭封殺。
其實,她只是說了一句大實話。
主持人改聊另一個話題。“你出了一張暢銷專輯,在日本創造了外籍藝人的銷量紀錄,還寫了許多大熱的好歌。之前有媒體說,2002年是‘梁坤年’,你自己是怎么看的?”
聽了翻譯的話后,梁坤微笑道:“我希望明年、后年、大后年,之后的十幾年,統統都是梁坤年,年年都有大收獲。沒錯,我就是這么貪心。”
翻譯用韓語重復了梁坤的話,觀眾們一片嘩然,然后瘋狂的鼓掌。他們從來沒見本土的明星接受采訪時說過這種話,大開眼界。
韓國明星們無論男女,面對媒體都是謙虛的,甚至有時睜著大眼說瞎話。
比如張東健就說過:“我從來沒有覺得我自己長得帥。”
韓彩英說:“因為體型不苗條,所以總擔心腰里長肉。”
李俊基說:“我希望能快點變老,有時候會想我為什么長這樣。”
在韓國這種例子數不勝數,所有人都謙虛的令人發指。而且他們都是一本正經的說這些話,絕不是開玩笑。
難道這些被稱為帥哥的男明星,最想演的是海王、馬王、雷神、鰲拜、拜月、圣誕老人這些角色,所以痛恨自己的臉長的不夠爺們?
當然不是。
之所以會發生這種事,是因為韓國的娛樂圈有著明確的等級劃分。如果韓國演員沒站在頂點,不謙虛就很難出人頭地,還可能遭到上面的大咖們打壓。
如果明星站在頂點了更得謙虛,否則有天地位大幅下滑就麻煩了。韓國人喜歡“秋后算賬”,看監獄里那些大佬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就知道了。
韓國娛樂圈的地位簡單來說,電影演員>電視劇演員>歌手>主持人>愛豆>笑星。
而在韓國的電影階層里也是有嚴格的等級劃分:只有少數的演員才能走向“忠武路”!
按這個標準看,梁坤只是歌手和演奏家,說話太囂張了。粉絲們卻覺得他很酷,因為他不是韓國人,這些規則對他不適用。
節目組的人都興奮起來了,今天這期訪談收視率絕對很高,話題性爆炸!
雖然節目組的人平時也很謙遜,見到比自己強的人各種低聲下氣的說話和討好。但他們骨子里都向往自由啊。不然怎么韓國藝人的自殺率全世界第一呢?總是謙虛,經紀公司讓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日子,對某些人來說生不如死。
梁坤20歲就和巨星開公司,有自由又敢說話,讓人既妒忌,又佩服。
主持人問:“新聞說你們公司第一部戲準備拍電視劇《對不起我愛你》,你會在片子里演一個角色嗎?”
“我當然會演,而且很可能是出演男主角。不是自編自導自演,我沒有那么全面。”梁坤爆了一個大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