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好,德雷克小姐,你的華語說的不錯。”梁坤對她第一印象很好,因為她的頭上有個橙色問號。他查看后發現和采訪有關,接了下來。
“請叫我凱特,我其實只會說一點華語,平時說英語,法語也會一些。這次我們沒有帶翻譯,你會不會感到有壓力?”凱特看著梁坤的眼睛,改用英語問道。
梁坤想都沒想,也改用英語回答:“你想用哪國語言采訪都沒問題,我會五國語言,最近韓語練的也不錯,出國從來不帶翻譯。”
凱特有點試探的意思,想看看“天才”的成色,這是《時代》雜志高層決定的,一次突擊專訪。采訪小組的其中一人就是英語翻譯,是公司的員工。采訪日韓明星時,公司也有專門的日語、韓語翻譯。
如果梁坤能用英語接受采訪最好,他和記者溝通有問題的話,翻譯再出場。
通常在報道一個明星時,《時代》雜志會作精心的準備。他們會先和明星的經紀公司聯系,提前兩個月就派出一組采訪人員去接觸。記者們不只專訪明星,還會采訪他們身邊的人,重要合作伙伴,親戚朋友等等。
梁坤去年12月才剛簽唱片公司,缺少作品的情況下,《時代》雜志的高層還是考慮了采訪他。他在亞洲年輕藝人中的人氣無人能比,果然他今年出第一張專輯成績就爆了。
原本《時代》亞洲版是考慮采訪灣灣歌手周杰綸的,因為更好聯系,在灣灣能找到他的親朋好友,唱片公司老板等一群人。但后來他們得知周杰綸的英文很爛,性格比較內向,而梁坤常有驚人的言論,鋒芒畢露。對比兩人的性格特點后,《時代》最終選擇了梁坤。
很顯然,梁坤更吸引眼球,容易制造大新聞。
這時梁坤已經造成了蝴蝶效應,今年上《時代》封面的男明星本該是周杰綸。梁坤橫空出世后,周杰綸顯得沒有那么酷了,人氣一直不如梁坤。
梁坤快速瀏覽了橙色任務的內容,知道《時代》雜志高層懷疑他沒那么厲害,至少沒有媒體報道的那么夸張。所以記者忽然來采訪,這樣采訪到的內容會比較真實。
梁坤一點不生氣,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。誰要是考驗他各方面的能力,絕對會被他的表現驚的目瞪口呆。
《時代》懷疑是有道理的。在短短一年時間里,梁坤便完成了從名校大學生到成為巨星的歷程。他是一個“現象級”的明星,崛起速度快到難以置信。
采訪前梁坤先拍照,過程非常簡單,沒有布景,不擺造型。
時代雜志不是時尚雜志,不能用藝術攝影的緯度去審勢。封面的攝影都很寫實,一般明星上刊是素顏照,至少不會美化到失真。
梁坤也不需要做什么修飾,他只要想著未來的目標,拍下來的照片眼神就很有穿透力。
接著進行專訪,凱特這三天都在燕京,盡量了解梁坤,回去寫一篇文章出來。并不是像很多媒體那樣直接用對話的方式拍視頻或發文。
話題圍繞著梁坤如何用一年時間成為了亞洲最炙手可熱的流行歌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