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顧客是沖著梁坤的名頭去的,感覺有可能在這里遇到明星。還有一些梁粉想要支持偶像家的生意就經常來吃飯,結果吃了一次味道好也不坑人,立即喜歡上了。
兩種龍蝦的口碑已經打出去了,牛板筋火鍋的味道也不差。今年梁坤已經準備好開分店,讓家里的親戚們經營,帶他們實現共同富裕。
大家放假在家玩,梁坤則去參加了春晚的彩排。
果然總導演和另外三個導演都有橙色任務,一看見任務,梁坤就有了勁頭,全接了。
任務內容是一樣的,他們想搞好這次春晚。梁坤是劇組邀請的重要明星,人氣第一。只要梁坤能表演好自己的節目,獲得觀眾們的一致好評,就可以完成任務。
去年8月,春節晚會在燕京舉辦過競標會。春晚總導演按2003年的形式產生,參加競標者都是臺里指定的。機會難得,導演當然想表現出色,在春晚歷史上留名。
每年對春晚進行審核的大佬們年齡都不小,總是不喜歡年輕的偶像明星。可是春晚上,最吸引觀眾的也是這些人。導演們是清楚這一點的,在報節目時,會盡量的請一些年輕明星參加,梁坤確實幫了他們。
梁坤早就看了今年的節目單,能理解為什么會有四個橙色任務,數量超過了去年,估計導演們都對今年春晚信心不足。
在梁坤看來,今年春晚內容非常俗套,形式也和去年幾乎沒有變化。明星不多,倒是有一大堆觀眾不愛看的群體歌舞和戲曲。讓他印象深刻的小品、相聲也沒有。
今年趙苯山大叔的小品是《送水工》,后來被人們評為他最差的小品之一,和《捐助》有的一比。即使如此,這個小品還是獲得了一等獎可見一斑。
更耐人尋味的是,今年的總導演袁德望接受采訪時竟然重新定義了“假唱”。
他認為演員在晚會上用放錄音對口型的方式進行演唱的,均是“真唱”。由于事先是錄好音的,播出的藝術效果會讓收看的人感覺比較好。其言外之意,在猴年春節聯歡晚會上,“對口型”是必然選擇。
這不是明擺著要假唱嗎?觀眾們會滿意?還感覺比較好?
但是如果導演不安排這么做,就很難讓上頭的領導們滿意。領導想看到的是死板的,沒有那么多失誤的晚會。袁德望把周杰綸的節目報上去,上面都沒批下來,說是因為周杰綸咬字不清。
在老一輩看來,這就是沒實力的表現。
袁德望被迫在網上搞了一個簽名投票,觀眾誰要是同意請周杰綸就投票。結果兩百多萬人給周杰綸投票,想要看到他,歡迎他,領導才松了口。
咬字不清是什么嚴重的事嗎?不是配有字幕嗎?“觀眾聽不清歌詞就不是好歌”這種論調大概只會出現在華國,樂壇能發展起來才怪。
彩排后負責審核的領導們還是不滿意,提出讓周杰綸對口型,錄制一版“口齒清晰”的《龍拳》。周杰綸沒辦法,只能答應了。這件事12月底還上過新聞,相當奇葩。
梁坤在彩排時也被要求先錄音后對口型,他拒絕了。“用不著,我唱這種簡單的歌曲不可能出現失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