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,拳擊隊再創佳績,鄒世明擊敗了亞美尼亞選手晉級了四強,也鎖定了一枚獎牌。
不過,48公斤級的拳擊比賽加上“鄒氏風格”就沒那么吸引觀眾了。
凡是看了比賽的人都覺得亞美尼亞的拳手有點“冤”。他氣勢洶洶、步步緊逼,出拳頻繁,計點牌上卻很少加點。相反,鄒時明走著輕松的“舞步”,一次次漂亮地閃過對手的攻擊,輕輕的一拳蹭臉,立即為自己加上一點。
當鄒世明以20比12的點數優勢獲勝時,一些看不到計點結果的場內觀眾還在高呼亞美尼亞拳手的名字,以為裁判會舉起他的手臂宣告獲勝呢。
梁坤那種殘暴的獲勝方式,明顯更吸粉。
這天,和梁坤同來歐洲的四人在希臘待夠了,不等他的比賽結束就先飛回了華國。
梁爽、徐珍珍、康斯坦丁還得上學呢,馬上就要升上四年級了。
韋坤已經在華清大學畢業,進了家里的公司上班。雖然他的工作很輕松,就是積累經驗的公子哥,但長期在外面旅游不去公司也不好。他是被當做繼承人培養的精英,不是混吃等死的二世祖。
梁坤又有了四天假期,不愿在酒店待著就出去找人玩,最近認識了一些運動員朋友。
24日,梁坤和姚名、劉祥一起吃午飯,相談甚歡。
劉祥只有一個橙色任務是感情生活方面的,沒有關于比賽的。可見他對在這屆奧運會上獲得金牌很有自信,不需要別人幫助。
姚名竟然有三個紅色任務,創記錄了,全是有關打球事業的。
首先,他想獲得NBA總冠軍,任務內容沒有說非得在休斯頓火箭隊。
其次,他想獲得NBA的常規賽MVP和總決賽MVP,各一次就行。只要榮譽大滿貫,他目前就很滿足,沒有成為NBA歷史最強中鋒之類的野心。
他還有個紅色任務是希望帶領華國男籃打進四強,這屆不行,下屆燕京奧運會也可以。
梁坤并沒有接兩人的任務,這些忙他都幫不上。
姚名確實需要幫助,他需要的是好隊友,梁坤不會打籃球啊。就算他抽出了籃球技能,有能力進NBA打球,也不想把心思放在這上面。
做職業球員太耗費時間了,球員除了大量的比賽外還得參加訓練。梁坤知道有一句名言叫“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?”球員想成功,需要不斷的努力。
梁坤這個年齡練球有點晚了,他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把技能練的超過B級。如果只是速成到B級的話,他就算去打NBA又能有多強?大牌球星估計都是S級和A級。
另外,足球、籃球都屬于團隊運動,球星個人能力再強也無法決定勝負,必須有好隊友。姚名想帶領國家隊進奧運會四強就非常難,他也不敢想冠軍,平行世界沒有成功。
NBA個人能力最強的球員,那個被球迷稱為“皇帝”的人也沒法獨自贏球。梁坤看過新聞,記得他的冠軍好像全是和其他球星組團拿的,決定123什么的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