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萊塢雖然也有大量的爛片,但他們的精品電影往往可以在全球受歡迎。華國電影人應該了解全球市場,聽取市場的聲音,因為市場會告訴你要什么不要什么。
如果想要電影盈利,還想作為電影人繼續工作下去,不是自己閉門造車拍一部電影,失敗了再不踏入這個行業。一定要聽買方聲音,不是我做自己喜歡的,而是我做其他人喜歡的。
梁坤就想拍那種符合全世界口味的電影,無論做導演還是做演員。在華國票房再高,出國完全沒人認可,你怎么證明自己是最好的?
全世界都知道好萊塢是拍電影最牛的地方,如果梁坤一直在國內混,還會起不好的表率作用。如果大家都覺得國內混舒服,去好萊塢不會成功,以后有多少華國電影能走出國門?
梁坤知道前世華國的情況,影視劇題材受局限,未來電影票房巨大內容堪憂,基本沒什么文化輸出。真正表現年輕人文化的是抖音、快手,智能手機上各種強制安裝,無人不知無人不曉,但非主流上不了臺面。
盡管華國貴為世界上第三大電影生產國,但動作片卻幾乎是華語商業片輸出的唯一片種。國內的導演們其實也想在國外獲得認可,近幾年大片都是古裝動作片,打著奇幻旗號的《無極》姑且也能算在里面。
大家都是想要獲得全世界的認可,梁坤和國內幾位大導演的區別是關注點不一樣。他不愿拍古裝電影,直接出國拍了。他先找外國的演員合作,在好萊塢拍商業片,把自己的名氣打響以后再考慮別的。
同時,梁坤也是為了給國內電影人留條活路。他如果在國內把未來一些大火的片子都抄了,比如《戰狼2》、《我不是藥神》、《美人魚》等電影提前10年上映,最后票房縮水十倍,這對華國影壇算好事嗎?
他在美國抄襲好萊塢大火的電影,不會在國內造成大的蝴蝶效應。甚至還會有一些好的影響,如果國內有很多人向他學習,放棄那些矯情的文藝片拍商業片,華國電影市場能提前發展起來。
這是梁坤沒接任務的情況下做好事,他出來賺的也是外國人的錢。好萊塢有大量演員得不到機會,只能跑龍套,卻有爆紅的潛質。梁坤還可以完成他們的任務,選他們做主角。
不過這個計劃得等以后實施,他這部電影沒有選角的權利。這次他認了,拍完后大概明年年初上映,如果獲得高票房的話,第二部電影他肯定能擁有更多權利。
日本、韓國媒體也都報道了這個消息。《非常完美》這下子能高價賣到國外去了,想看梁坤表演的觀眾越來越多。《我腦中的橡皮擦》虧了,因為那片上映早,已經賣到中日了。
孫藝珍、唐傿兩人在網上經常和梁坤聊天,也通過電話。
梁坤和她倆說過自己會闖蕩好萊塢,如果成名了她們將來也有機會進軍好萊塢。她倆都沒想到,梁坤這么快就做了導演。
對女演員來說,沒有比有個大導演男友更好的事了,以后不愁沒戲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