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令人側目的暢銷奇跡,在紐約簡直人手一冊,無論是什么身份的人。這本書榮登《奧普拉》雜志2012年度“十大摯愛好書”!
2014年被改編成了電影,由大衛-芬奇執導,上映后大獲好評。女主裴淳華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,男主本阿弗萊克則獲得了金酸梅最佳救贖獎。
大本獲得的是金酸梅增設的“救贖獎”,旨在鼓勵那些曾經獲得過金酸梅,但演藝事業卻越挫越勇的電影人。很多人覺得他這部電影演的還不錯,雖然一如既往的面癱,但男主似乎就應該是個面癱。
這部電影梁坤以現在的水平沒信心做導演拍好,但如果是演男主角的話,他有信心在演技方面甩大本幾條街。
格芬笑問:“你怎么想出這種關于婚姻的故事的?這根本不符合你的年齡吧?”
“我寫長篇盜墓也沒有真去盜過墓啊。我會有這個靈感,大概是因為我的感情生活比較豐富,所以想的比較多吧。”梁坤解釋說。
他只能這樣解釋,以后多拍幾部燒腦的電影,大家就不會覺得奇怪了。
格芬一想到日本歌壇天后濱崎步度假待在梁坤的家里不出門,他的感情生活似乎是挺豐富。他再一想梁坤在亞洲的名氣,猜測梁坤的女友肯定不只濱崎步一個。
“你先把這個故事寫出來吧,如果真像你說的有很多反轉的情節,我估計斯蒂文也許會想拍成電影。”格芬笑道。
“我這部一定適合拍電影,而且會暢銷。”梁坤非常自信。的劇情特別吸引人,不可能換成華人作者,華裔男主角就沒了市場。
后來有部和《消失的愛人》概念相似的日劇《我的恐怖妻子》也火了,觀眾們喜歡這種反轉再反轉的劇情。
他們又聊了一會兒音樂,格芬決定像梁坤想的那樣炒作。三首歌和電影同時發布,網上、電影中都先不公布詞曲作家,演唱者是誰,只引導觀眾們去猜。等電影上映兩到三周,票房大爆發之后,再用導演唱歌做噱頭和電影互相炒作。
直接說主題曲是梁坤唱的,說不定會起反效果。很多人會覺得他做的事情太多了,會對電影的質量產生懷疑。而且華人歌手很難出成績,哪怕給自己起個英文名。
吃完飯兩人各自回家,梁坤對濱崎步說了今天的事,他又有了新的方向。
次日,格芬又到了梁坤家里作客。
禮尚往來,梁坤被請了兩次后,提議請格芬吃中餐。之前斯皮堡的兩個孩子也來拜訪過一次,這些人全都很佩服梁坤的廚藝。
這件事被媒體報道了,去朋友家里作客,看起來比去餐廳吃飯關系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