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后當然可以拍,最好是等幾年。因為這部我要先拍電影,斯皮爾伯格看好這個構思沖擊奧斯卡、金球獎。電視劇放在電影之后比較好。”梁坤解釋說。
眾人一片嘩然。他們都還在國內拍電視劇的時候,梁坤已經朝著國際大獎進發了。
龔偉笑道:“人民文學出版社聯系過我,想要出版《消失的愛人》。你有中文版嗎?還是他們找人做翻譯?”
“不用翻譯,我用中文先寫的原稿,然后翻譯成了英文。”梁坤微笑道。
徐珍珍問:“燕京衛視想對你進行一次專訪,你有時間嗎?”
“有,約個時間我去一趟吧。”
徐國偉已經升成了燕京衛視的一把手,和映藝娛樂實現了雙贏。“映藝劇”都在燕京衛視首播,全登上了全國收視率排行榜前十。
梁坤更喜歡接受衛視的采訪,都是熟人,如果他有什么說的不好的地方可以剪輯掉。
大家都找著梁坤說話,他是今天聚會的核心。
聊天后他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,大家都等著他的新劇本呢。如果不拍他寫的劇本,映藝娛樂的演員們不可能每部片子都那么紅。
在華國,每年播出的靠譜的電視劇太少了,好的電影更少。劉亦霏都得去拍周期很長的大制作電視劇。大胡子版《神雕俠侶》2004年10月就開拍了,現在才上映。
內地影視圈缺少人才,拍出來的片子大部分不夠漂亮,甚至帶著一股土味。
香江拍電視劇片酬低,還不喜歡用內地的演員。劉德華倒是可以憑借人脈把他們送去香江的劇組,但是已經成名的情況下,他們去拍戲的意義不大。“小師妹”何美鈿就是從內地去香江發展的,在TVB混了很多年也沒賺到多少錢。
在香江拍電影片酬高一些,映藝娛樂這群年輕人缺乏經驗,不好和說粵語的明星們競爭。另外,連拍幾部高收視率電視劇后,演員們的身價也起來了,不能隨便亂接戲。在沒有拍撲街爛片的情況下,他們沒有理由自降身價。
劉德華的想法是大家先在外面接幾部戲,盡量選劇本有前途,片酬高的劇組。
公司也開始從外面收劇本了,全靠梁坤自己寫是不可能的。他是開掛,不是有三頭六臂,不可能搞定太多事情。
這次回來,梁坤可以寫一個劇本,多了沒時間。他看了眾人發布的新任務,決定改變思路,下部戲不寫青春劇。
梁坤想了想,笑道:“總是年輕演員主演都市劇,觀眾們也可能審美疲勞,下部戲我想寫年齡較大的人做主角。男女年齡都比較大,一部關于婚姻的劇,不是《消失的愛人》這種,沒這么殘酷。”
一直不怎么說話的李家生抬起頭看向了梁坤,眼中充滿了希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