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坤的成績和平時訓練時取得的好成績差不多,領先這么多是對手因為心態原因表現不夠好。他當然不會暈倒,也沒有等對手先打,第一個發槍打出了環!”解說員激動的喊道:“梁坤用霸氣的方式為華國獲得了一枚金牌。裁判剛宣布開始他就開槍了,根本沒有什么思考。”
秦鐘午同樣是快速發槍,沒怎么猶豫,卻只打出了8.2環,臉色難看。
譚宗亮最后一槍頂住壓力,在落后的情況下打出反超秦鐘午鎖定了一枚銀牌。
金牌無望,譚宗亮打最后一槍時反而放松了。在練習時他經常輸給梁坤,習慣了。獲得銀牌是他4次參加奧運會的最好成績,他很滿足。
秦鐘午只獲得了一枚銅牌,連連搖頭。他知道韓國媒體肯定會拿他的心態說事,資格賽他和梁坤的分數相同,決賽落后了6.1環。
梁坤最后沒有用上幸運口香糖。因為他有“底牌”,所以信心最足,在心態上完勝。他的對手們是沒有底牌的,在資格賽就全力以赴。
梁坤站上了最高的冠軍領獎臺戴上金牌,頒獎結束后參加了記者會。
記者問:“今天前你有沒有想到自己能獲得射擊金牌?”
梁坤微笑道:“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有實力拿金牌的話,我就不參加射擊比賽,去拳擊場上做衛冕冠軍了,那個項目我的優勢更大。”
一名外國記者問:“你很年輕,下屆奧運會有什么打算?你以后還會參加奧運會嗎?”
“大概會參加其他項目,玩點別的,我的愛好比較廣泛。”
記者們都很激動,今天出大新聞了。梁坤表明了參加奧運會的體育比賽,對他來說只是愛好。縱觀整個奧運歷史,這大概是最囂張的奪冠感想。
記者問:“是什么讓你在決賽時心態如此放松?你在資格賽時還落后2環呢。”
“不知道,我心態一向如此。”梁坤搖了搖頭,笑道:“主要還是實力強吧,藝高人膽大。射擊隊的人都知道,我最糟糕的發揮也比這次差不到哪里去。”
一名外國記者問:“你是什么時候開始練射擊的?你的成績為什么能夠這么好?”
“為了在好萊塢拍好電影,我抽空練習了射擊。我的新片要演好一個超級殺手,我移動射擊練的也很好,不只是擅長用手槍。好的體驗派演員就是要把自己變成電影中的角色,不知不覺中我發現自己可以參加奧運射擊比賽了,所以我來了。”
另一外國記者問:“你也會把自己變成小丑嗎?”
“拍戲的時候會,電影拍完我就出戲了,不然再怎么演別的?我知道很多人說我是戲瘋子,我不會真的發瘋,這點請大家放心。”
采訪的話題從射擊比賽歪到了電影上,偏偏一屋子人毫無違和感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