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楚天離開前要盡可能搶走更多的人口。
次日,楚天利用大賢良師的特性,親自出面招降都昌縣附近的黃巾軍,所得人口十萬,攜家帶口,全部遷移到瑯琊國。
趙公子也盡量搶掠黃巾,將他們安置在都昌縣。
楚天搶的人口越多,那么北海國的人口就越少。
趙公子發現自己搶奪人口的速度竟然沒有楚天快。
當楚天搶了10萬人口時,他僅僅搶到5萬人口。
如果不是都昌縣城有幾萬人口歸了自己,趙公子估計會崩潰。
北海國的人口被楚天搶走,那么他即使占領那么大的地盤也沒用。
“我們向即墨進軍,沿途收攏黃巾軍,合圍即墨城。”
楚天和趙公子在都昌縣瓜分了大約二十萬黃巾軍,其余黃巾軍潰散,于是他們向東進攻多爾袞最后的據點——即墨。
沿途趙公子忙著收復北海國的失地,而楚天則忙著搶掠人口。
成千上萬的黃巾軍投靠楚天,楚天全部收留,送到瑯琊國。
“主公,我們收留這么多流民,恐怕糧食會不足。”
當楚天的大軍接近即墨以后,房玄齡提醒楚天一個嚴重的問題。
瑯琊國可能沒有足夠的糧食容許楚天搶掠更多的人口。
“我們已經搶了多少人?”
“六十萬又三千人。”
六十萬!
楚天不曾想自己竟然搶了一兩個縣的人口,相當于硬生生將北海國的一兩個縣搬回瑯琊國。
瑯琊國突然涌入六十萬人口,糧食壓力將會驟增。
“適可而止吧。”
楚天擔心瑯琊國會因此陷入糧食危機,停止迫降黃巾軍。
即使如此,每天排隊來依附楚天的黃巾軍還是絡繹不絕。
看來受到黃巾軍歡迎也不好……
六十萬人之中,大半是老幼婦孺和瘦骨嶙峋的流民,青壯只有三分之一。
鎮壓黃巾軍的戰績一般都有水分,因為其中真正有戰斗力的精銳不多。
青徐聯軍一路東進,包圍即墨城。
一旦即墨城破,那么青州黃巾軍基本上就宣告滅亡。
孔融想不到自己還有收復北海國的一天,親自騎馬去勸降死守即墨的黃巾軍,想要用仁義道德說服多爾袞。
不過回應他的是一頓亂箭,孔融落荒而逃。
“即墨城里有一批多爾袞招募的職業士兵。他本來打算以即墨為據點,挑選黃巾軍精銳,轉職為職業士兵,建立封建王國,目前即墨大約已經有1.5萬職業士兵。幸好朝廷提前鎮壓青州黃巾軍,否則一旦讓他建立封建王國,擁有二十萬雄兵,威脅比百萬黃巾軍還大。”
趙公子向楚天介紹即墨的情況。除了1.5萬職業士兵,城中還有10萬黃巾軍青壯,這些都是多爾袞留下的后路,在戰敗時還可以退到即墨死守,等待變局。
楚天觀察堅固的即墨城。即墨城有護城河和雄偉的城墻,再加上多爾袞有意將這里變為要塞,易守難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