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天率領射聲營、娘子軍、西涼鐵騎、重步兵隨后趕上,他親自出戰,“天可汗”和“大漢軍魂”才會起到作用。
一個在高麗國排名前二的領主被楚天的軍團徹底壓制。
“高麗國的領主實力也不弱,遭到突擊竟然還能勉強維持隊形。我真是小看天下英雄了。”
楚天見對面的萬人軍團沒有落荒而逃,還在有方向撤退,神情越發凝重。
他要更加小心翼翼,不能在國戰時失足。
楚天之后才知道面前的是高麗國排名第二的領主和特殊兵種“別武班”,不是普通的高麗國領主。即使如此,國戰一開始,李敏哲就直接被他打殘……
倒霉的李敏哲在折損一部分兵力以后,終于逃到樹林一帶,利用籬笆和樹林的掩護,阻止東漢的軍隊靠近。
木籬笆和樹林可以有效遏制騎兵沖鋒和騎射。
“主公,請讓末將率領重步兵和射聲營前去圍剿對方的殘兵。”
樂毅為了立下投名狀,徹底融入徐州陣營,于是自告奮勇,前去圍剿李敏哲。
高麗國第二的領主在他眼中只是蠻夷山戎。
楚天本打算同意擅長進攻的樂毅徹底摧毀高麗軍團,不過花木蘭緊急向楚天匯報:“另一個領主的軍團正在快速前來,斥候騎兵已經探知他們的旗幟,旗幟為四型菱,部分旗幟使用漢字!”
“四型菱……”
楚天根據旗幟判斷對方的文明。
并非所有擁有漢字旗幟的軍團就是東漢的軍團。
東瀛軍團也很喜歡使用漢字。
“這是東瀛的大名武田家的旗幟。”
很快楚天就有了判斷。
武田信玄,東瀛戰國第一兵法家,甲斐之虎。
他借鑒《孫子兵法》,使用“其疾如風,其徐如林,侵略如火,不動如山”的戰術概念,在東瀛區赫赫有名。
楚天不清楚歷史上的武田信玄如何,但在《領主》里,武田家有東瀛區最強大的騎兵之一,不會弱到哪里去。
高麗和東瀛勾結,那么這個東瀛領主多半會援助高麗領主。
“帶上俘虜,前去攻城。”
楚天在對方的援軍到來以后,適時撤退。
被高麗領主和東瀛領主夾擊可不好受。
楚天的運氣不算很好,在這一片區域出現的兩個領主分別是各自文明區的佼佼者,攜帶了特殊兵種前來參戰。
楚天有能力全滅他們,但兵力折損過多只會導致兩個結局,要么沒有足夠的兵力攻城,要么被第四個在附近游蕩的領主攻擊。
當務之急是占領城池,獲得補給。
楚天的大軍帶著千余高麗國俘虜離開后,李敏哲坐在地上,大口喘氣。
差一點,他就被楚天的軍團打到全軍覆沒,他也要淪為楚天的俘虜。
以他與東漢之間的恩怨,他不認為楚天會放過他。
“宗主國的軍隊竟然這么強大,我的別武班在他們面前毫無抵抗之力。他到底是東漢的哪一個領主?”
李敏哲對宗主國領主的恐怖又有更深刻的認知。
雖說楚天軍團有突襲成分,打了李敏哲一個措手不及,但李敏哲可以看出雙方之間的巨大差距。
如果不是雙方差距太大,他的軍隊不可能如此輕易被擊潰。
“白袍、白馬,東漢有兩個領主擁有這樣一支騎兵,遼西的領主燕太子,還有……東漢的楚子謀!”
李敏哲想到那個可怕的男人,一陣顫抖。
那可是千萬人口級別的大領主,楚子謀的名字已經取代我只想好好種田傳遍高麗國和倭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