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安將九匹優等大宛馬贈送給楚天,準備返回西域都護府。
從瑯琊國到西域都護府,一次傳送需要30兩白銀,即使是成為西域都護的霍安,都感到心疼。
“中亞的文明聯手,未必會弱于西域都護府,你要遠交近攻,否則無法擋住中亞文明。”
楚天在霍安離開前,提醒霍安要小心中亞的文明。
中亞文明又可以分為兩個層次,大宛國、烏孫國比較弱小,而塞爾柱帝國、花剌子模、貴霜帝國等文明在歷史上卻稱霸一方,不好對付。
如果是整個東漢聯手,對中亞文明自然不懼,但霍安只有玉門關以外的人口,人口數量不及中亞所有文明聯手。
“等我征服三十六國,征發三十六國和西域都護府的兵力西征,塞爾柱帝國、花剌子模、貴霜帝國,都會被我征服。”
霍安在離開前對自己充滿信心。
如果《領主》在幾十年內都沒人可以統一東漢,或者沒人可以統一世界,他霍安就是中亞霸主,一方土皇帝,建立一個汗國,似乎也沒有什么不可。至于死后的事,哪管洪水滔天,都與霍安沒有關系了。
燕太子、公子文各自回到自己的領土,他們有自己的煩惱。
當初相互認識的一批領主,就只有楚天、霍安兩個人一東、一西,發展勢頭最好。
“西域都護府……霍安真的可以在中亞建立一個類似西遼的大帝國?”
楚天知道歷史上有一個西遼帝國。
契丹建立的遼國被女真建立的金國消滅以后,遼國大將耶律大石逃到西域,建立西遼帝國,擊退金國大軍,擊敗塞爾柱帝國聯軍,稱霸中亞,威名遠播至歐洲。高昌回鶻、西喀喇汗國、東喀喇汗國及花剌子模先后臣服于強盛期的耶律大石。
如果不是蒙古帝國崛起,西遼還能存在更長時間。
盡管耶律大石是契丹人,霍安很明顯想要模仿耶律大石的軌跡。
在東方太過強盛時,他沒有與關內諸侯逐鹿中原,相反,稱霸中亞,同樣可以成為皇帝,四方來朝,不失為名垂青史的機會。
尤其是萬一東漢陷入三國鼎立的局面,幾十年不能統一,霍安在中亞建立的大帝國,說不定還可以傳好幾代人。
不得不說,諸侯各有想法,無論是赳赳老秦的挾天子以令不臣、霍安稱霸西域、張道農民起義、明關起兵遼東,都不失為一條崛起之路。
楚天當初選擇在徐州建立村莊的目的比較單純——徐州產糧多,同時徐州刺史陶謙無能,崛起難度較小。
廬江郡,侯景偷襲廣陵郡不成功,于是轉攻此地。
當侯景以為可以輕易占領廬江郡時,太守銅雀留守廬江的兩個東晉名將,桓溫和祖逖率領步兵和弓箭手,擊敗侯景的騎兵,侯景挾持郭嘉落荒而逃。
侯景以為廣陵郡已經難以攻打,但廬江郡更加危險,祖逖擅長攻心,桓溫更是大將之才,擅長督軍奮戰,以步攻騎,竟然大獲全勝。
向東無法攻陷廣陵,向西無法攻陷廬江,郁悶的侯景逃回壽春,固城自守。
“侯景,不過爾爾。”
桓溫作為東晉名將,滅蜀國,三次北伐中原,雖然不及周亞夫、樂毅等人,但要勝于侯景等二流統帥,斬殺侯景三千余人,俘虜兩千余。
如果不是他的主力在柴桑,他會攻打壽春。
廬江守將祖逖對桓溫說道:“主公已經攻占丹陽郡,正在率領北府軍攻打吳郡,如果你可以取下豫章郡,那么我們就有三個郡國,甚至是四個郡國。”
“豫章郡太大,我一個人的軍力恐怕難以攻陷豫章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