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有武力比較高的武將,楚天才會專門關在地牢。如果是陳慶之這種弱不禁風的武將,就不用專門關押了,派兩個人看守即可。
太史慈席地而坐,他這段時間也在掙扎。趙公子與孔融不同,有能力,又重用他,太史慈本不愿輕易背叛,但楚天俘虜太史慈他娘,又以討伐匈奴為誘餌,吸引太史慈上鉤。
太史慈動搖,最終說道:“我可以為你效力,但我有一條件。”
“子義但說無妨。”
“以后,我不與舊主為敵。”
“可以。”
太史慈不愿意與趙公子為敵,楚天也不為難太史慈。
他麾下武將眾多,趙公子只剩下一個郡國,將太史慈派到兗州戰場對付曹操即可,由其他武將對付趙公子。
“叮!王級武將太史慈向你效忠。”
太史慈終于拿下,盡管有一定的附加條件,卻不影響太史慈在漠北之戰發揮。
【姓名】:太史慈
【天賦】:王級武將(騎系/弓系)
【忠誠】:70
【統帥】:82【武力】:95【智力】:67【政治】:59【魅力】:79
【相性】:勇敢
【好感度】:40
【特性1】:帶三尺劍,立不世之功(S級專屬特性,自身攻擊力+15%,統帥弓兵或者騎兵時,弓兵、騎兵攻擊力+10%)
【特性2】:神射手(S級個人特性,使用弓箭作為兵器時,造成的傷害+25%,命中率上升)
【特性3】:氣勇(A級個人特性,單挑時,自身攻擊力+10%、防御力+10%,氣勢不會輕易下降)
【特殊兵種】:無
楚天對太史慈的能力頗為滿意,太史慈是騎系和弓系的武將。他決定將太史慈安排至北軍五校,統帥越騎營或者射聲營。
楚天暫時給太史慈一個騎都尉的官職,以后忠誠度上升,立下戰功,再考慮設立越騎校尉或者射聲校尉。
北軍五校作為近衛軍,楚天完全可以設立五個校尉,平時分別訓練五個營。
“有子義相助,漠南將再無匈奴王廷!”
楚天日常吹捧各個武將和謀士。
于是太史慈被楚天拐去參與漠北之戰。
還有一個曹劌。楚天召見曹劌,試圖說服曹劌參與漠北之戰。
不過曹劌對漠北之戰沒有什么特別的感覺,不為所動。
太史慈效忠以后,楚天安排他和楊業去訓練北軍五校,熟悉北軍五校。漠北之戰,太史慈統帥一千越騎營,楊業統帥一千長水營。
“太史子義,可否敢來一戰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