匈奴伊稚斜單于見衛青的騎兵始終不動,派出右賢王,增加漢軍壓力,迫使衛青倚重的騎兵出戰。
如非必要,右賢王不愿意與衛青大魔王交戰,但既然單于有命令,他不得不率領一隊騎兵去協助自次王攻打漢軍的車陣。
隨著右賢王加入戰場,漢軍車陣的壓力驟然增大,匈奴騎兵從四面八方進攻漢軍,不斷有漢軍步兵被匈奴騎兵拋射的箭雨射殺,但匈奴騎兵為此付出更加慘重的代價!
一輛兵車被戰馬撞開縫隙,幾個匈奴騎兵趁機從縫隙殺入車陣。迎接他們的是漢軍步兵的長戟和弩箭。數十支弩箭將匈奴騎兵射成刺猬,中箭的匈奴騎兵從馬背上栽落,慣性讓他們在地上翻滾數圈,這才停下。漢軍步兵熟練地上前補刀。
“堵上缺口!”
漢軍步兵在軍司馬的指揮下,合力將兵車推回原本的位置,堵住缺口,防止匈奴騎兵突破車陣以后,徹底占領漢軍營地!
“使用火馬陣!”
趙信更加瘋狂,為了逼衛青決戰,他使用在中原學到的戰術,將戰馬的眼睛蒙上,點燃系在馬尾上的干草,驅趕上萬戰馬沖擊漢軍車陣!
如果說普通的戰馬遇到車堡會條件反射地避開,那么蒙上眼睛的戰馬遭到灼燒時,便會不顧一切向前疾馳!
萬馬奔騰,代替匈奴騎兵沖擊漢軍營地的馬群引發大地顫抖,大戈壁上沙塵滾滾,塵揚三丈!
匈奴不惜犧牲珍貴的戰馬,用來破開漢軍的車壘!
“該死!”
躲在兵車后方防守的漢軍步兵不禁咒罵,遭到上萬戰馬沖擊的車陣,很有可能會七零八落!
“將戰車連接,擺長槍陣!”
“弓弩手不要吝嗇弩箭!”
潘美主持大局,當匈奴人將上萬匹無主的戰馬趕到陣前時,潘美就知道是否可以擋住匈奴的火馬陣,將決定此戰的勝負!
“趙信果然有能力,不枉我封之為自次王。”
匈奴伊稚斜單于對趙信十分信賴,趙信或許可以擊敗漢軍!
漢軍弓弩手、神弩軍匆忙使用腳踏弩裝填弩箭,輪流放箭,數以百計的戰馬在沖鋒途中被射殺,巨大的慣性導致其重重跌倒,被后方的戰馬踐踏!上萬戰馬的隊形出現混亂,沒有方向的戰馬互相沖撞!
臨陣不過三矢,仍然有不少戰馬突破漢軍弓弩的封鎖,狠狠撞擊兵車!兵車防線劇烈搖晃,七零八落!
已經有戰馬突破車堡,撞入后方漢軍步兵的長槍方陣!
“不可后退!”
督戰的潘美、公孫敖竭盡全力護住大陣,他們知道步兵的隊形一旦潰散,那么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源源不斷的匈奴騎兵的沖擊。
戰馬撞上長戟和槍矛組成的密集方陣,不斷有戰馬被刺死,長矛折斷,步卒被戰馬所踐踏!
前面數排漢軍步兵出現不少傷亡,但密集的漢軍方陣擋住了火馬陣的沖擊,戰馬的尸體又擋住后面戰馬沖撞,受驚的戰馬向兩側疾馳,終于繞開漢軍方陣。
潘美、公孫敖沒有絲毫懈怠,因為大量的匈奴騎兵跟在火馬陣后方出沒。匈奴的箭雨已經射來,守在兵車后方的弓弩手遭到射殺,在中低級軍官的率領下奮起還擊。
漢軍步兵使用大盾和長戟快速填補車壘防線的缺口,努力維持戰線。
“如果活捉趙信,定要將其處斬!”
“騎兵前去攻擊匈奴!”
衛青見李廣一路的兵馬始終沒有出現,步兵營地危急,又漸近黃昏,于是將殲滅匈奴單于的作戰目標變為擊退匈奴,命令本部騎兵與義軍騎兵,對匈奴發起進攻!
“終于可以上陣!”
王彥章不顧現在是否處于優勢還是劣勢,抄起百斤鐵槍,奮不顧身,率領隴西騎兵與李虎的北周府兵出擊!
“早就該一往無前!”
關羽拖著青龍偃月刀,他身后是一隊幽州突騎,屬于重騎兵的范疇,向匈奴騎兵發起沖鋒!
阿史那社爾的突厥騎兵和韓世忠的荊州騎兵本來打算進攻,卻被衛青單獨留住:“等待機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