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天清點曹操的陣營,發現少了一批人,其中代表人物荀彧不知所蹤。
“文若到關中了,我沒有為難他們。”
曹操猶豫一番,還是如實回答。
“荀攸在此,為何荀彧……”
楚天盯著曹操的眼神,已經知道答案。曹操也知道荀彧為何會去關中。
“荀諶投靠袁紹,荀彧投靠關中,而荀攸投靠于我,荀家好算計。”
楚天的眼神從曹操轉移到荀攸身上。
荀家三人,各自投靠河北、關中、徐州三個大諸侯,不管哪個諸侯獲勝,荀家永遠是勝利者。
無怪有一種說法——百年的王朝,千年的世家。
瑯琊諸葛一家也是如此。
諸葛亮事蜀國,諸葛瑾事吳國,諸葛誕在魏國。后人有言,蜀得其龍,吳得其虎,魏得其狗。
荀攸見楚天直言不諱,他被松綁以后,向楚天作揖:“公達既然選擇留下,必定會與孟德誠心輔佐,如若重用,請毋庸懷疑也。”
荀攸知道楚天清楚世家的小算盤,也不遮掩荀家的想法。
楚天對荀攸的話相信九成。
從瑯琊諸葛一家的表現來看,這些世家弟子各自為自己的君主效力,確實賣力。至于他們是否會在私底下相通……
程昱是東郡的士族,他的影響力與荀家相比差不少,他擁戴曹操留在關東的選擇,即使曹操放任他離開,程昱最終還是會選擇留在兗州。
兗州士族很明顯不愿意到關中。
“陳公臺何在?”
楚天想到被俘虜的眾將之中,還少了陳宮。他印象中,陳宮也是兗州士族。
曹操說道:“當日我的門客刺殺兗州刺史劉岱、張邈,為陳公臺所察覺,陳公臺一怒之下,棄官而走,不知所蹤。”
“原來如此。”
除了荀家分散投資,陳宮早就棄曹操而去,曹操的部下幾乎全部為楚天俘虜。
俘虜之中還有一個小將,看上去稍顯陌生:“此人?”
曹操引薦:“弓將李陵,我從漠北以后,招募而來。”
“李陵……”
楚天尋思,這不是李廣的孫子么。
李陵,漢武帝時期的將領,率領五千漢兵深入浚稽山,遭到數萬匈奴騎兵圍攻,全軍覆沒后投降匈奴。司馬遷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……
“好。”
楚天拍了拍李陵的肩膀,以示激勵,以后李廣和李陵可以相互配合,上陣爺孫兵。
“叮!皇級文臣荀攸向您效忠。”
“叮!王級文臣程昱向您效忠。”
“叮!王級武將張遼向您效忠。”
“叮!鉆石級武將李陵向您效忠。”
“叮!鉑金級武將呂虔向您效忠。”
……
一群與曹操關系沒有特別親近的文臣武將紛紛向楚天投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