幾百人的仆從軍正在推動攻城錘,正面突破城門,給守軍施加壓力。
“玉門關已經被改造成甕城結構,即使他們攻破城門,也不會輕易進城。你率領部將還有一隊弓弩手,一旦蒙古軍進入甕城,以亂箭射殺之。”
徐鳳年將韓遂派去把守甕城。
雖然游牧文明擁有更高的機動力、戰爭動員率,戰爭的成本也低于農耕文明,但農耕文明往往擁有更加先進的城防技術。
韓遂麾下有不少二三流的部將,野戰不是蒙古騎兵的對手,使用固定傷害的弓弩守城,?可堪一用。
轟!
隨著一聲聲巨響,厚重的關門在攻城錘的猛烈撞擊下破裂,碎木飛濺,一隊來自花剌子模的仆從軍率先沖入城中。
“涼州金城郡韓遂久等!”
韓遂與部將梁興、程銀等人架設強弩千余張,扣動弩機,弩箭激射而出,弓弩手的手臂微微一震!
上百花剌子模仆從軍被強弩射殺,帶著弩箭的尸體七零八落倒在地上。
玉門關具有甕城結構,即使第一道城門告破,蒙古軍還要攻破第二道城門。
而攻打第二道城門,首先面臨著第一道城墻的箭雨打擊,其次,第二道城墻呈半圓形結構,攻城部隊面臨著三面箭雨射擊。
玉門關經過當地守將加固,還設有石箭塔、瞭望塔、馬面等防御設施,一時半會,蒙古帝國的仆從軍難以攻陷此關。
攻入甕城的仆從軍被韓遂和他的部將射殺數百人后,退出了甕城,不敢再輕易進城。
蒙古軍的主要突破口仍然在城墻,只要攻陷城墻,那么甕城也隨之告破。
攻城塔在仆從軍的推動下,逐漸靠近城墻,高大的攻城塔投下陰影,守軍更加懼怕這種龐然大物一般的巨獸。
守軍的優勢在于居高臨下,而這種攻城塔的高度還要在城墻之上,部署在攻城塔頂端的蒙古神射手,可以肆無忌憚地射殺守軍。
攻城塔還帶有吊橋,只要靠近城墻,放下吊橋,源源不斷的仆從軍將會涌上城墻。
徐鳳年率領火矢隊,向攻城塔釋放火箭,上千支火箭射中高大的攻城塔,絕大多數火箭被攻城塔表面覆蓋的牛皮阻擋,難以點燃攻城塔。
少數火箭射中木架,又被專門布置的士兵撲滅。
城墻堅固,攻城方也總結出一套保護攻城器械的方法。
攻城塔還在靠近,這次徐鳳年直接使用床弩和投石機,向攻城塔進行射擊!
魁梧的軍士用鐵錘撞擊床弩的弩機,粗大的弩箭射中攻城塔!
幾十斤重的石塊拋上空中,然后墜落,砸中攻城塔上的弓箭手!
攻城塔遭到床弩和投石機的轟擊,終于毀壞,部分部署在攻城塔內的士兵陣亡。
守軍未及歡呼,很快第二座、第三座攻城塔投下陰影!
厚實的吊橋砸落,攻城塔與城墻之間形成一座橋梁,躲在攻城塔內的仆從軍殺上城墻!
徐鳳年拔出環首刀,左手持盾,必須要殺到攻城塔內,將其焚毀!
王彥章跟在徐鳳年身邊,手握一桿鐵槍,連殺十余人,硬生生將敵軍擋住,使其無法跨過橋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