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斯科大公國的葉卡捷琳娜派出特殊兵種相助,倒是讓帖木兒等人猝不及防,導致交戰失利。
即使在敗走時,帖木兒也在想著如何翻盤或者重創敵人,公孫瓚貿然追上來,已經是小看了帖木兒。
帖木兒完全是騎兵部隊,在敗走時,憑借其重整軍勢的特性,仍然可以召集兵力反擊。
鮮血染紅公孫瓚的白馬,擁有80多武力的公孫瓚奮力拼殺,傷勢越來越嚴重。
公孫瓚身邊的白馬義從數量越戰越少,只剩下不到百騎!
上次如此危險,還是公孫瓚惹怒了神箭哲別。
“將軍,有一支漢軍騎兵從南邊出現!”
帖木兒下意識地看向南邊的地平線,沙塵滾滾,果然有一隊漢軍騎兵追上了公孫瓚。
從沙塵的規模來看,到來的漢軍騎兵不下于萬人,其后方可能會有更多騎兵。
“撤退!”
帖木兒憑借本能下達退兵的命令,防止被漢軍拖延。
公孫瓚身邊的白馬義從只剩下了二三十人。
就在公孫瓚以及幸存的白馬義從騎兵以為即將安全時,帖木兒向周圍的怯薛軍騎兵使了一個眼神,上百個殿后的怯薛軍騎兵回身射箭,上百支破空而來的箭矢覆蓋幸存的騎兵!
帖木兒的箭射穿公孫瓚的咽喉,然后收起弓箭,率領騎兵揚長而去。
白馬將軍公孫瓚陣亡。
白馬義從幾乎全軍覆沒,只剩下七個騎兵,看著戰場上陣亡的同伴,一片死寂。
李牧、趙括追上白馬義從時,所見的只是滿地的尸體和無主的戰馬。除了戰死的白馬義從,還有怯薛軍騎兵、蒙古騎兵、中亞騎兵的尸首。公孫瓚在臨時前,擊殺了不少敵騎。
“白馬義從騎兵的速度比一般的輕騎兵速度更快,但速度太快,讓公孫瓚孤軍深入……”
李牧翻身下馬,查看公孫瓚的傷勢,公孫瓚盔甲上的鮮血變得粘稠、凝固,沒了氣息。
趙括目睹慘烈的戰場,全身在無法控制地顫抖。對面的敵人作為開國皇帝級別的人物,猶如野狐般狡猾,一不小心,即使己方占據優勢,也有可能會被反殺。
如果他趙括跟隨的不是李牧這樣謹慎的名將,而是跟隨公孫瓚,那么此時全軍覆沒的騎兵之中,就有他趙括這么一號人物。
公孫瓚的腰間掛著一塊招募白馬義從的兵符。
李牧取下兵符:“這塊兵符,交給燕太子。我們前去追趕,不管對面是何等人物,我們也要報仇。”
李牧留下一小隊騎兵,繼續帶著趙邊騎上前追擊帖木兒。
除了主戰場容易疊加全軍光環、兵書、輔助特性等加成以外,單獨追敵時,各支騎兵對應的是各自主將的加成。
公孫瓚的白馬義從追擊太快,已經離開李牧的視野之外,適用公孫瓚的加成,被特性和兵種更強大的帖木兒反擊,全軍覆沒。
如果只是統帥軍團對決,李牧未必會弱于帖木兒。
燕太子、狄青統帥其余漠南軍團的騎兵到來,與李牧留下來的一小隊騎兵匯合,當他得知公孫瓚戰死,不禁死寂無聲。
公孫瓚是他的結拜兄弟,而這個武將,竟然在追殺敵人時陣亡。
“殺害義兄的是何人?”
“不知。”
“隨我追殺之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