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要波羅的海沿岸的所有土地,還有一筆傭金,以彌補緊張的財政。為了平定維京王,我的財政已經不容樂觀。”
古斯塔夫二世坐下,第一時間向阿提拉索要軍餉。
阿提拉提供的軍餉,也是財政窘迫的古斯塔夫二世出兵的重要原因。
阿提拉沉吟一會,最終說道:“我答應你,第一批軍費,十萬兩黃金,我會令人用傳送陣,運送至你的國都。”
古斯塔夫二世這才滿意。
火器兵種在《領主》里,價格不菲,以北歐的國力,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火器軍團,讓古斯塔夫二世大為頭疼。只要對方有錢,古斯塔夫甚至可以作為雇傭軍團統帥出戰,同時,擴大瑞典王國的影響力。
阿提拉又看向拔都:“拔都,鐵木真占據中亞,伊利汗國和塞爾柱帝國,他們難道無法出兵?”
“他們也有他們的敵人。”
拔都簡單回應。
他沒有和阿提拉明言的是,即使他們戰敗,還有伊利汗國、塞爾柱帝國,作為退路,而阿提拉輸了,沒有任何退路可言。
“你們想要我攻擊哪一座城池?”
古斯塔夫發現在座的多數是蠻族部落的首領,占據歐洲一半的領土,可以一戰,于是主動向阿提拉詢問。
“攻占圣彼得堡,然后前來與我們匯合,與亞歷山大等人決戰。我們盡量發揮騎兵優勢,四面進攻。在古斯塔夫攻陷圣彼得堡之前,與亞歷山大、霍亨索倫、凱撒進行拉扯,盡量誘敵深入。”
“圣彼得堡……”
古斯塔夫二世見阿提拉將自己分配到進攻圣彼得堡,默認下來。
圣彼得堡以及周圍的地區,有人口幾百萬,占領圣彼得堡,相當于瑞典文明的人口增加一半。
……
瑞士聯邦,西方幾個大領主舉行會議,計劃鎮壓阿提拉、鐵木真,盡快結束第四次國戰。
楚天因為葉卡捷琳娜之間的關系,介入西方大領主的戰略。
他在觀察亞歷山大的班底。
與其說阿提拉是強大的敵人,不如說亞歷山大、君士坦丁、凱撒等人,才是未來真正的強敵。
葉卡捷琳娜代表的莫斯科大公國為歐洲憲兵,也在馬其頓王國等文明區部署了探子。
她已經察覺羅馬共和國打算晉級為羅馬帝國,并且實行三帝共治制度,避免無謂的內戰。
羅馬的傳統,有實現三帝共治的基礎。
楚天注意到亞歷山大身后的希臘執政官梭倫,相當于東方的內政大臣。
梭倫改革,即使東方的課本上都有記載,楚天對此算是熟悉。
除了梭倫,還有斯巴達國王,列奧尼達一世,極其健碩,全身肌肉猶如青銅,一襲血紅色長袍。
如果說羅馬斗獸士是羅馬文明武力最高的一批莽夫,那么斯巴達戰士,就是馬其頓王國武力巔峰。
西方的武力代表,還有圓桌騎士、瓦蘭吉衛隊、三大騎士團等英雄。
列奧尼達一世的三百斯巴達戰士,可能比哈拉爾的瓦蘭吉衛隊的維京狂戰士,還要兇殘不少。
楚天在西方的名聲本來就不好,前面兩次國戰,將英格蘭、法蘭西、德意志,還有羅馬、馬其頓都得罪了一遍,所以這次西方領主會議,楚天也不再惹事生非。
楚天的身后,除了猛將典韋,還有作為文書官的蕭綽。
亞歷山大有文書官攸美尼斯,楚天這邊的文書官蕭綽,屬性比起攸美尼斯,只高不低。
“不知道斯巴達戰士是多少階的重步兵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