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羅馬派出了多少個軍團?”
“根據與羅馬人的交涉,凱撒派了三個軍團、龐培三個軍團,而君士坦丁,四個軍團,一共十個軍團。除了羅馬軍團,還有熱那亞十字弩軍團、北非軍團等特殊軍團。遠征軍兵力,大約有二十萬。他們還需要留守兵力,防備法蘭西、還有來自北非的土著。”
“我知道了。二十萬兵力,他們需要用自己的貢獻,來換取土地和人口。”
亞歷山大與其他西方領主瓜分匈人帝國的原則也很簡單——按照積分原則,誰在消滅阿提拉的大戰中,獲得的積分越多,誰的貢獻越大,也可以分到更多的領土和人口。
“陛下,您在出征前,應該防備來自小亞細亞的敵人。”
亞歷山大的老師亞里士多德,在這個時候,主動拜訪亞歷山大。
“老師,您說的敵人,是奧斯曼帝國?但小亞細亞在蘇萊曼大帝被漢帝國擊殺以后,內亂不止。應該感謝漢帝國的諸侯們,為我解決了心腹大患。”
亞歷山大提及令他畏懼的蘇萊曼大帝。
奧斯曼帝國本來是一個強權人物在統治,第三次國戰,卻死于漢帝國大將霍去病的槍下,當時在西方大陸轟動一時,也改變了西亞、西方大陸的格局。
亞里士多德憂心忡忡:“陛下,永遠不要小看您的對手。”
“那我再令人招募十萬守軍。”
亞歷山大最終選擇聽從亞里士多德的教誨。
獨眼安提柯、塞琉古、托勒密等馬其頓武將,請亞歷山大親征:“王之軍勢,隨時可蕩平天下。”
亞歷山大起身:“之前屢次出征,斬殺東哥特王五萬精銳,但始終沒能抓住阿提拉的匈人主力,此次,必定要阿提拉死無葬身之地!”
羅馬城,二十萬羅馬大軍利用傳送陣,陸續向亞歷山大的城池運輸兵力,與亞歷山大合兵七十萬,討伐阿提拉!
“西庇阿,我需要積分,越多的積分越好。有一種道具,可以增強羅馬軍團鷹旗的效果。”
君士坦丁除了需要發動戰爭來獲得土地和人口以外,覬覦的還有國戰積分。
有一些道具,對其他文明可能沒有什么效果,但對一些特殊文明,卻有巨大的增幅效果。
比如有關鷹旗的道具,對于非羅馬文明而言,可能沒用,但對羅馬文明的領主,吸引力巨大。
大小西庇阿兩人忠誠地說道:“我們會為執政官大人,活捉阿提拉。”
“屋大維,此戰,我將一個羅馬軍團交給你指揮。”
凱撒為了培養年輕的繼業者,第一位羅馬帝國奧古斯都屋大維,決定分一個羅馬軍團給屋大維指揮。
“屋大維必定不會讓您失望!”
屋大維大喜過望,他作為凱撒的養子,凱撒已經重視和決定培養他,或許他可以一戰成名,成為未來的羅馬巨頭,甚至是羅馬皇帝。
凱撒的部將安東尼、雷必達察覺到凱撒想要將屋大維當做是第一繼承人培養,心情復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