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會親自與你前往林茨一起對付亞歷山大,這次一定要殺了壓力山大。我的傷口到現在還隱隱作痛。”
阿提拉在之前的混戰中被亞歷山大的伙伴騎兵刺傷,對亞歷山大懷恨在心。
“可以。”
鐵木真再次與阿提拉聯手。
這次雙方有聯手擊敗亞歷山大的經驗,所以。他們對再次聯手沒有任何的抵觸。
“壓力山大,似乎也沒有你們所說的那么可怕。”
古斯塔夫在與羅馬軍團的戰斗中,憑借火器軍團與維京狂戰士聯手,擊敗了羅馬三巨頭之一的龐培。
他對亞歷山大、羅馬三巨頭并不畏懼,因為他是文藝復興以后的火器名將,擁有的兵種比羅馬軍團還要高階許多。
鐵木真不由多看了古斯塔夫一眼,他始終對神機營、瑞典火槍兵等火器兵種保持畏懼。火器兵種對騎兵有天然的克制。可以說,火器兵種的出現,改變了騎兵壓制步兵的局面。
如果別人說這話,他也許還會輕視對方,但古斯塔夫擁有高階火器兵種,所以古斯塔夫確實有資格說這句話。
即使亞歷山大的伙伴騎兵,面對古斯塔夫的火器軍團,也未必有能力抵擋。除非伙伴騎兵可以切到火器軍團面前,揮動馬刀。但在與瑞典火槍兵近身肉搏之前,還要順利擊敗維京狂戰士。
“不要小看亞歷山大。”
阿提拉卻知道,如果不是他聯合奧斯曼帝國的許蕾姆蘇丹,牽制了馬其頓王國的部分兵力,否則,亞歷山大的部將可能更多,未必不能擊敗古斯塔夫的火器軍團。
也許古斯塔夫忽視了亞歷山大還有希臘城邦的斯巴達戰士。
斯巴達戰士完全可以抗衡維京狂戰士,甚至可能會占據上風。
也就是說,瑞典火槍兵加上維京狂戰士的組合,不一定能取得與羅馬軍團交戰時的效果。斯巴達戰士被亞歷山大調回馬其頓王國,防守希臘,阻止奧斯曼帝國進攻巴爾干半島。
古斯塔夫仿佛沒有理解到阿提拉的良苦用心。
“還有,上一次與我們交戰的正式的羅馬軍團數量大約只有六到七個,而整個羅馬擁有22個軍團,而且他們還有一些強大的普通軍團。他們還沒有投入戰斗。上次惹怒了他們,羅馬人一定會以牙還牙,以眼還眼,因為這是他們的行為準則。”
“我們全部前去進攻林茨,那么,該由誰來圍攻維也納?”
“帖木兒負責圍攻維也納城。”
“就憑借他一個人?”
古斯塔夫不禁猶豫。
鐵木真對帖木兒的能力似乎過于擁有信心。
“相信我,他一個人足以擔任統帥。”
“那么就由帖木兒負責攻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