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奢的兒子,也即是紙上談兵的趙括。
此時,趙括也在城墻之上。
趙括經過多年歷練,已經具備實戰經驗。不過,他面對的對手,即使他的父親趙奢也難以對付。
疾風勁草,匈奴騎兵、鮮卑騎兵的戰馬馳騁,云集于漠南龍城!
不久前還是敵人的匈奴騎兵、鮮卑騎兵卻在為楚天效力。
楚天雖然排斥不愿意服從的蠻族武將,將他們殺死或者趕走,但好處是,他統領的匈奴騎兵、鮮卑騎兵群龍無首,只能聽從楚天以及楚天指派的將領指揮,背叛的可能性極低。
“沒想到有一日會統帥匈奴騎兵。趙括,你率領兩萬匈奴騎兵參戰。”
李牧將一支匈奴騎兵交給趙括。
“我統帥兩萬匈奴騎兵?”
趙括知道李牧一直在對其進行歷練,這一次,李牧給予了他更多的兵力。
李牧統帥漠南軍,因此,有資格分配兵力。
趙括不由感激李牧的賞識:“趙括不會辜負將軍的期望。八旗騎兵想要占領漠南,趙括定會與之死戰不休!”
“死戰不休非良將之所為,我們的目的是獲勝,只要獲得勝利,即使暫時隱忍,也無不可。”
李牧的上限比趙括要高,不是所有人,都能承擔起戰國四大名將的頭銜。
“這樣真的好嗎?”
趙奢作為趙括的父親,知道趙括缺少獨當一面的經驗。
雖說趙括多次參與大戰歷練,但趙括一直在李牧和趙奢的庇護之下。
獨當一面的機會并不常有,因為王級、皇級的武將一抓一大把,沒有人可以承受損失。趙括的父親,趙奢只能在李牧麾下擔任副將而已。
“如無歷練,何以成為名將。縱使兩萬匈奴騎兵全軍覆沒,也無傷大局。”
李牧的態度卻與趙奢不同。
“罷了。”
趙奢對李牧培養趙括本來沒有意見,只是擔心趙括因為拘泥于兵法而陣亡,所以稍顯擔心。
兵法是死的,而人是活的。
“于夫羅、呼廚泉,你們二人一度背叛了夏王,這一次作戰,若是不能將功贖罪,你們將會失去在匈奴部落的一切地位。”
李牧、趙奢二人面前,于夫羅、呼廚泉兩個匈奴首領奉命前來,汗流浹背。
楚天作為大單于,對他們兩個人背叛之事,還沒有徹底清算。
冒頓單于被殺,不代表著楚天會放過兩人。
于夫羅信誓旦旦:“南匈奴愿為大單于、夏王效力,絕不背叛。”
漠北,燕太子、范仲淹、狄青率領浩浩蕩蕩的騎兵南下。
疾風掠過,蒙古騎兵背著蒙古弓,騎術精湛,二十萬騎兵行進,竟然沒有產生混亂。
“蒙古帝國雖然滅亡,但留下了一支精銳。”
燕太子對蒙古騎兵十分滿意,畢竟是冷兵器巔峰時代的騎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