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萊郡,上千艘船只在此集結,水師大都督虞允文登上一艘1500料的大福船,水師將領鄭芝龍、李舜臣、徐盛也都隨之登船。
這種巨大的戰船長度在40到50米之間,在木帆船時代已經是龐然大物,可容納200名以上的甲士和水手。
長江水面可以裝載上千人的大型樓船不適用于復雜的海面,海上的風浪會輕易摧毀笨重的大型樓船,而且海上行船主要依靠風力,而長江水面,水流、棹夫、風力同樣重要。
伏波軍團十二萬士卒、水手,奉命在東萊郡集結。
“我們伏波軍團終于有了更大的戰船。”
虞允文對這種大福船頗為看重。
伏波軍團將1500料的福船稱為大福船(八階海戰戰船,47米),而400料的福船稱為小福船(六階海戰戰船,30米)。
除了大小福船,伏波軍團還有數量眾多比較靈活的小船。
“遼東軍主力已經離開遼東,夏王府令我們襲擊高麗國和遼南。”
虞允文加入楚天勢力幾年,卻還從未參戰,只因虞允文擅長水戰,卻沒有機會給虞允文表現。
不過,虞允文一直在默默訓練水師,伏波軍團水師士卒的等級倒是沒有落下,平均等級達到了65級。
“有斥候探明,遼東軍在遼南也有建立一支水師,從事遼南到高麗國的貿易。”
鄭芝龍長期管理水師,已經知道明關設有水師。
明關的領土,遼南、高麗之間貿易也需要船隊,而且明關也有水師將領。
一個掌管后勤的官吏說道:“伏波軍團已經隨時可以出海。”
“進攻遼南,找到明王的船隊,然后將其消滅。”
虞允文在伏波軍團成型以后,下令伏波軍團出海。
上千艘船只,運輸十二萬甲士、水手和雜役,離開東萊郡的港口。
數量眾多的船只猶如百里城墻,向遼南航行。
一千兩百艘船只鋪滿海面,風帆數以千計!
一隊隊手持長戈的士兵站在甲板兩側,甲胄精良。
戰船上設立的床弩、大碗口銃對著海面。
鄭芝龍立于船艏,雄心壯志。
伏波軍團是真正的養兵千日、用兵一時。
楚天勢力這些年砸入伏波軍團的白銀,達到一千萬兩。
……
夏王府,楚天親自去邙山對付強敵老秦,夏天涼留守王府。
從幽州傳回來的消息十分不妙。
老秦擅守,而明關擅長進攻,兵分三路,席卷幽州和漠南。
一旦幽州被明關占領,那么楚天勢力只能退縮到河北、中原。
不僅如此,幽州丟失,導致連鎖反應,冀州多半難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