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這一次吳起決定拿下王翦,定然要分出勝負。
秦軍的戰旗招展,大約五萬秦銳士對陣七萬魏武卒。
大概是秦銳士的數量不足,王翦帶來不少低階步兵、弓箭手助陣,又以兵車為城墻,硬是構建出一道新的防線。
王翦在吳起面前,只能一昧防守。
主動進攻,只會是死路一條。
“對面是吳起,我們做好壯士斷腕之準備。”
王翦左手按在劍柄上,他已經可以看到地平線上出現的魏武卒軍團。
秦軍在邙山北部設立的要塞,被魏武卒快速攻陷,秦軍已經被逼到最后一道防線。
王翦在開戰前,已經預留了撤退的方案,甚至是提前選好了撤退的路線。
守不住邙山,那么防守洛陽,實則沒有多少意義。
所以,王翦已經做好了逃回關中的準備。
左軍,白袍軍團拔營,陳慶之、薛仁貴、趙云獨當一面,白袍軍、白馬義從放慢速度、保持體力,與中軍保持進展。
右軍,楚天的禁衛軍向邙山以南進軍。
怯薛軍背著弓箭,手持長矛,人數約有兩千出頭。
這群騎兵是成吉思汗最忠誠和強大的護衛,他們警惕地觀察四周。
蕭綽的契丹軍團跟隨于楚天左右,耶律休哥、耶律斜軫、蕭撻凜等契丹戰將一同出征。
花木蘭派出鐵鷹斥候,觀察四方。
圣女貞德手持鳶尾花圣旗,隨時準備提升大軍士氣。裝備長槍的護**步兵,緊跟在他們的主將身后。
“多派斥候,搜索伏兵。”
楚天想起張賓的預感,認為老秦想要埋伏自己,于是讓花木蘭派遣了比平時多三倍的斥候騎兵。
戰鷹十分方便,但戰鷹比起人,更容易被欺騙,所以楚天更加相信斥候騎兵。
這一次邙山大戰,老秦在山中設了不少稻草人,嚴重干擾了戰鷹的偵查效果。
戰鷹無法分辨稻草人和人的區別。
一隊隊騎兵被花木蘭派出,超過二十只戰鷹在空中翱翔,鳥瞰各座山坡。
孫臏、張賓、房玄齡都在觀察四周地形,隨機應變。
蕭綽握著莫邪劍,莫邪劍是夏天涼的佩劍,也不知道在她蕭綽的手中,是否可以發揮效果。
呂布在山林中,盡量避開戰鷹的視線。
“這些戰鷹,真是煩人,本將軍還想要成為齊王,豈能被這些畜生耽擱。”
呂布瞥見空中翱翔的戰鷹,大為惱火。
“將軍,夏王的騎兵正在靠近山下!”
呂布派出的斥候,回來向呂布稟報。
“耐心等待,只要薛仁貴、趙云不在,我必殺之。”
呂布強忍戰意。